比叡山下,溪流潺潺。
延历寺座主天海,率领着一众高僧,毕恭毕敬地等候在路旁。
这位在倭国地位超然、连苏我氏都要礼敬三分的大和尚,此刻却像个即将面见夫子的学童,双手合十,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
在他身后,是数十名僧人抬着的数口大箱,里面装着延历寺数百年来珍藏的佛门宝器。
当李承乾率领着玄甲军,踏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从山道上缓缓行来时,那股由铁与血凝聚而成的煞气,让所有僧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李承乾翻身下马,并未急着上前,只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法相庄严的老和尚。
“草民天海,参见大唐太子殿下。殿下圣安。”
天海躬身九十度,姿态谦卑到了极点,其身后众僧也齐刷刷地拜了下去。
“天海大师,不必多礼。”李承乾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天海直起身,脸上堆满了恭顺的笑容:“苏我氏一族,倒行逆施,不敬神佛,更欲将佛门净地拖入战火,实乃国之妖氛。老衲昨夜观天象,见紫微星东移,光耀四海,便知是天朝上国之圣人降临,前来荡涤尘埃。今日得见殿下龙颜,方知天意不虚。”
“噗……”
跟在李承乾身后的程处默,一个没忍住,差点笑喷。他赶紧用手捂住嘴,肩膀却一耸一耸的,憋得满脸通红。
尉迟宝林更是直接,凑到秦怀道耳边嘀咕:“乖乖,这老秃驴紫微星都出来了,俺看他就是个扫把星。”
李承乾仿佛没听见身后的动静,他看着天海,微笑道:“大师深明大义,孤心甚慰。大师可知,孤为何而来?”
天海一愣,随即答道:“殿下乃为吊民伐罪,解救我倭国万民于水火。”
“说对了一半。”李承乾摇了摇手指,“孤,是来立规矩的。”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佛门,讲究因果。苏我氏种下了恶因,便要承受恶果。你们延历寺,今日种下了善因,孤,也可以给你们一个善果。”
天海心中一紧,连忙道:“还请殿下示下。”
“这些佛宝,孤收下了,算是你们的诚意。”李承乾瞥了一眼那些箱子,“从今日起,延历寺,以及倭国所有的寺庙神社,都要担负起教化万民之责。”
“教化?”天海有些不解。
“对,教化。”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教化他们,放下屠刀,是为向善。教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