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静的意识如星光般散开,又似晨露般凝聚。他既是单一个体,又是横跨整个太阳系的感知网络。这种存在状态难以用人类语言描述——他同时看到火星表面尘埃被风卷起的轨迹,海王星大气层中甲烷云的舞蹈,以及新地球某个小村庄里孩童第一次成功用蒲公英印记催生作物的笑脸。
「适应进度87.3%」光之树网络的系统提示在他意识中闪烁,「分布式认知功能已激活。」
通过遍布太阳系的光之树节点,凌静观察到人类文明正在以惊人的多样性重建。在曾经的感性地球区域,幸存者们用印记能力培育出会随情绪变色的建筑晶体;而在理性地球故地,他们则构建了精确到原子级别的物质重组工厂。最令人欣慰的是,两者之间已经出现了数十个融合社区——没有强迫的平衡,只有自然的选择。
"凌静,你在哪里?"上官云汐的意识波动通过最近的木星节点传来,她的"声音"现在像是由百万个细微共振组成的和弦。
"无处不在。"凌静尝试用人类时期的幽默回应,但意识到这种表达在网络意识中会直接转化为精确坐标数据。他迅速调整参数,将自我意识暂时凝聚在土星环附近的一个观测节点上。
上官的形态从附近的光之树支干中浮现——她选择呈现人类时期的样貌,但身体由流动的星尘构成,金银双瞳变成了两个微型的螺旋星云。
"白璃又失联了。"上官的星云瞳孔微微收缩,"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每次我追踪到奥尔特云附近,信号就会中断。"
凌静调阅网络日志。确实,白璃的光之树节点每隔32小时就会进入为期4小时18分钟的静默状态,这个周期精确得不像巧合。
"她说过是在监测太阳系外围防御。"凌静回忆道,同时悄悄检查白璃上次静默期间的能量流动记录——有0.3%的网络能量被导向了指向仙女座方向的某个隐秘信道。
上官的星尘身体突然波动起来:"又来了!那个异常信号!"
凌静立刻共享她的感知——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地下深处,某种类似紫晶但结构更复杂的物质正在形成能量漩涡。最诡异的是,漩涡中心隐约浮现出一张人脸轮廓,与初代男性监国有九分相似。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上官的"声音"带着网络意识罕见的颤抖,"我检索了光之树全部记忆库,这种能量特征与任何已知文明都不匹配。"
两人正准备深入调查时,一阵尖锐的警报贯穿整个网络。来自冥王星哨站节点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