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和草原舞王的“三年之约”(第1页)

在显眼包李宽的插科打诨下,太极殿的气氛重新回到了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里。

毕竟,有李宽这么一个到处跟人互动,仿佛天生自来熟一般的熊孩子在,大家谁也没心情再去聊沉重的话题,况且,还不一定有结果。

“房伯伯,您尝尝这个。”李宽提着食盒,将一盘鲊鱼(类似于腌咸鱼)放在了房玄龄面前的案几上。

“老夫谢过二皇子殿下,”房玄龄对眼前这个自家小儿子的“结拜大哥”,那真是感情复杂。

在李二陛下发动政变,成功上位后,他便在宫中设立了学馆,将大臣们的孩子与自己的儿子们放在一起读书进学。但很可惜,李二陛下的出发点是好的,无奈在这个点上出发的却是一帮小混球儿。

而这群人之中,又以某位“急公好义”的二皇子殿下最得人心,大家经过几年的相处磨合(吵架斗嘴),“宽哥儿”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毕竟没有谁能拒绝这么一位平时带着哥几个四处耍——快乐的时光众人同享,但出了事,却经常能第一个主动站出来扛事儿,表示“责任都在我,挨打我立正”的好大哥啊。

而按照房遗爱的说法,他这位无所不能的, “斩过鸡头,烧了香纸,可惜因为怕痛儿没能喝成血酒的结拜好大哥”,就好比当初仁义满怀的汉昭烈帝——刘备刘玄德。而这帮长安城里的“响马二代”,又有谁又能拒绝宽哥儿这位义薄云天的“李玄德”呢?

小孩子嘛,打小关于三国的故事那可听得太多了。后来大些,自己因为兴趣使然,去翻阅了古籍,便对那《三国志》里那对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的评价充满了向往……(注1)

这一拜~~春风得意~~(注2)

来来来,是兄弟,那就来插香结义,从今往后,咱们也组成新的响马团!

说实话,关于结义,在他们这个年纪的少年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件值得被拿来炫耀的事情,压根就没人觉得此举背后有什么不妥。

说起来,事情的起因不过是大家在休沐时,一次寻常的集体出游,结伴踏青。

可在那并非贾家楼的曲江池梅园中,一帮高门子弟在野餐时几杯果酒下肚,便一个赛一个的面红耳赤,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哥几个是彻底上头了……

而此时,且拿醉意充豪情,已经失去了理智的二皇子殿下,只觉此情此境,不插个香,结个拜,都对不起他那行二的昏君父亲。于是,他当即便领着这帮在宫中进学时,因为同样的不学无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