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特一纵大爆兵,扩军十万,明家兄弟执行计划(第1页)

“看得出来,北极熊国方面的远东铁路运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

“北极熊国也拖不下去了,所以想尽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只要击败小鬼子的这部关东军,北极熊国才能集中更多的力量。”

“以应对欧洲地区日益激烈的冲突。”

苏长青看了一眼电报,对政委说道。

“目前,八路军各部都在迅速扩招。”

“特一纵如果将扩招的兵力,都统计在内的话。”

“可以达到十万!”

“每个纵队的兵力,都将出现暴增。”

“不过战斗力!”

“将会下降不少,毕竟扩招之后,新兵的数量占比太多了。”

政委扶了扶眼镜,对苏长青说道。

“我滴个乖乖!”

苏长青瞪大了眼睛,瞅着“撒豆成兵”的政委。

真想竖起大拇指,狠狠地夸赞一番政委。

在晋西大会战之前,八路军特一纵的兵力已经达到了4.5万左右。

如果加上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部队的话,应该有五六万之多。

这才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是在苏长青、总部在控制队伍太快扩张的情况下。

八路军特一纵就达到了十万人。

这要是让山城那边知道五台山根据地的具体情况的话,怕是会寝食难安吧。

就这扩军速度,还真没谁了。

一支军队!

初创的时间,是比较困难的。

毕竟建立军队的骨架,都没有。

但一旦规模达到了十万左右之后,扩军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毕竟老带新!

能让军队的战斗力不至于坍塌的情况下,军队滚雪球一样的增加。

像日耳曼帝国,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

其兵力就不多。

但有框架和骨干精英在,后续便打造出一支横扫了整个欧洲的军队。

至于4野。

更是了不得,十三万到百万大军入关。

横扫了整个大夏。

说起来,这还是政委的功劳呢。

想到这里,苏长青还真想多谢一番自己的老同学了。

要不是他的大力举荐,政委会不会来到五台山根据地。

还要两说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