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天之道(第1页)

此情此景乃是1626年年末在世界的某个边边角角发生的对话,这番话说过之后十来天,就到了公元1627年。都1627年了,可不能光说不练,到了必须得做点什么的年份了。因为梁山这只蝴蝶的翅膀再不那么扑腾几下,历史的车轮势必按照既有的轨迹滚滚向前,那么好不容易勾搭上的魏阉会倒台,热血二杆子青年朱由检将执掌大明朝,继而走上灭亡的坦道。

这可不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当你有能力去做而没有做,或者是忘了去做,而使得你爱的人或事业蒙受重大损失的时候,凡良心未泯之人都会自责。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几个月。

端午前一天的一大早,难得在娘亲跟前露面的赵铭洁现身了,空着两手赶在上班前看望母亲来了。

赵老夫人知道自己唯一的女儿从来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呦,稀客登门。这回女儿你是没钱了呢还是没辙了呢?”

女儿这是没辙了。赵铭洁想让母亲教她裹粽子,裹豆沙馅的甜粽子。赵老夫人不明就里,供销社里头什么馅料的粽子没有,肉的、枣的、豆沙的,都有,何必自己包,花几个大子儿去提来就是。

“母亲,女儿工作繁忙,甚少前来问安难得孝敬您老人家。端午将至,女儿想亲手包甜粽子给你吃呢,供销社的粽子五花肉油腻,对您身体不好。”

嗯,这才是个小棉袄乖女儿,连怀胎算起不枉当妈的白疼了20年。中午午休时,母女二人会合。赵老夫人教会女儿裹粽子,嘱咐道:“明天晚上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团圆。你父亲和你二哥远在川黔前线,你三哥在京城,家里头只剩你跟你大哥。明天晚上大哥一家子过来吃粽子,你也要回家来,不许说什么工作忙要加班来推脱。”

赵铭洁满口答应下来,拿着刚下锅的粽子高高兴兴走了。端午当夜,赵冠勇携老婆彭润玉、大儿子赵开原、小儿子赵浑河回母亲身边过节,饭桌摆开却迟迟不见赵铭洁身影。

赵老夫人心情愉快,时至今日,因儿媳的出现,当妈的和大郎赵冠勇已实现双边和解,再不会见面就斗得跟乌鸡眼似的,一家人坐一起过节有说有笑。老嫂子讲起昨天的事,彭润玉笑得前仰后翻:“婆婆,信不信咱们打个赌,我那小姑子今晚绝不会回家来。您老啊,一准被铭洁给耍了。”

“此话怎讲?小丫头敢耍我!”

彭润玉捂着肚子笑弯了腰,好一阵子才缓过气来说道:“婆婆,您呀,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正常人谁会吃甜粽子呀,但凡有个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