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空即是色(第1页)

公元311年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中原陷入长达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和大混乱之中,中原望族西迁河西走廊。儒家学者郭荷西迁张掖定居于此,将栖身处取名临松薤谷,不再东返。时值前秦苻坚统治河西,有郭瑀等诸多弟子来到临松薤谷拜郭荷为师,郭荷率几百弟子们在马蹄山开凿石窟用于安身读书。郭荷死,郭瑀继承衣钵、继任谷主。郭瑀在其众多门生弟子中招婿,有刘昞者跳出来说道:“先生要招婿,当然非我莫属。”待公元400年李广后裔李暠建西凉政权,郭瑀女婿兼继承其衣钵者刘昞亦成为儒学大家。此时中原儒学因战乱而式微,儒学经典史籍散失殆尽。反由临松薤谷抄录的经典书籍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哺中原,儒家才不至断层。临松薤谷成为儒家圣地,实为儒家生存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十六国时期河西政权更迭频繁,但统治者皆重教育,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所在临松薤谷见证了五凉时期中国儒学中心的建立和发展。

此处,当为儒门圣地。

马蹄山洞窟由郭瑀开凿,本用于安身讲学之所。儒学东返后,几十洞窟为佛们所用并逐渐扩大规模,形成今日之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石窟群。千佛洞有500多个西夏摩崖佛塔窟龛,石窟内群塑、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发型无一雷同。金塔寺石窟历史和文物价值较高,开凿年代早于莫高窟300年。莫高窟有飞天壁画,金塔寺则有飞天雕塑。

草地尽头的山体即为马蹄寺藏传佛龛崖刻,前行不远是汉传佛教千佛洞。顺梯攀爬、钻洞,游完千佛洞顺路浏览雪山融化的溪流、丛林,几近雪山脚下到达藏教马蹄北寺,此为马蹄寺石窟经典之所在,登阶钻洞直达三十三重天。佛经上讲,须弥山顶中央有释帝天,四边有八天,共为三十三天,是诸神游戏之处。三十三天有四层,通道陡峭狭窄只容一人通过,有几处要手脚并用踩在墙壁上的洞穴像攀岩般才能上去。沿途石壁上可以看到雕刻的佛像和静物。每层都供奉有多尊藏传佛教佛像,而门廊的漆画上却又有汉式山水的风格,很好地体现了汉传和藏传佛教的融合。一进去就是漆黑陡峭的石阶,只能一人通行,再往里面深入,高低不一的石砌台阶百转千回,有的地方直上直下,墙上有手扣小洞,手脚并用还得颤颤巍巍,其艰难程度超乎游客想象。好在卓可然女士不着裙装,下身穿的梁山装裤子,才不至于春光乍泄。但不可避免地,排在她身后的阚领导却也受够了其硕大无朋的屁股压顶。好在直上直下的洞道不长,被女人屁股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