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潮,来自梁山的歌(第1页)

来到大报恩寺,发现到此一游的多是高鼻深目黄发虬髯的外族夷人和摇着扇子的文人书生。证明南京作为世界最繁华国际化大都市,以及琉璃塔世界知名网红景点之地位。

梁妃娘娘驾到,公园立刻清场。

大报恩寺塔一则佛塔二来灯塔,故而塔内灯油味道很重。赵舒雅呼吸着浓厚的空气,沿着塔内螺旋形楼梯气喘吁吁登临宝塔最高处,向陪同的宫女太监们口谕道:点油灯费钱不说还污染内部空气。将来南京城一定要建电厂要通上电,宝塔里要装1440盏电灯。

脚下一条碧绿色河道。问万芳:“此秦淮河?”

“回娘娘话,正是。”

她再指向河边一片与四周灰色建筑格格不入的纯白色建筑问道:“那里是美琪大剧院?”

“回娘娘话,正是。”

“走,看看去。”

南京守备太监万芳这一路上提起的心吊着的胆总算心胆复位,可接着又是头皮发炸,好一阵的麻辣,脑门子沁出几滴冷汗来,此刻他恨不能把脑袋缩进衣领子里去。心说:好么,该来的还是来了。是死是活,老天爷你看着办吧。

梁妃娘娘本性难移,即便做了贵妃仍旧不改梁山小户人家的习气,不爱排场更不愿扰民。她教导万芳皇家气派在于自身之修为气场,不在于仪式和排场,费钱费力做给老百姓看有个毛意思!之前全程一口拒绝应天府和万芳所提封路清场的仪式和安保措施,一路上只分了八个从北京随行而来的近卫军亲卫。

南京守备太监万芳今年四十有三,八岁进宫,直到三年前外放南京,在大内呆了三十余年,伺候过多个妃嫔出宫省亲,近在就北京城里稍远些到大兴最远不过大名府,那外出的仪仗排场都不肯给宫里省用度的,按规制往最高了用。

有对比就有差距。有着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的万芳对梁妃娘娘的景仰和爱戴由衷和实心。这好话可不愿闷在心里,必须说出来的。当有幸坐进娘娘的御驾马车,窝在牛皮沙发里好生体验了把豪车的舒适后,万芳大赞赵舒雅之轻车简从开后宫简朴之先河,新风尚新气象叫人眼前一亮!

梁妃娘娘不经夸,直言其实做得也不够好,全靠同行衬托了啦。排场是做给人看的,安全才是自己的。

实话要靠实话引,娘娘实话实说也容不得万芳油嘴滑舌,“也是。奴才肩负守备之责略知兵事。这车厢全身防弹,护卫长枪在肩短枪在腰,有哪个没长眼的敢来冒犯娘娘。心心念念的梁山快枪到手,老奴猜御马监丁公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