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光明大剧院的演出盛况空前,一曲《枉凝眉》传唱大江南北。然而一手策划文化侵略大计的穿越众未能吃到胜利的果实,他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只是政治军事中心,并非文化中心,并非思维定势中的政治文化中心。大明的文化中心在南京为代表的江淮地区,在东林党的老巢南直隶。
于是迎难而上,梁山时尚风潮大举南下,以大无畏精神把《潮,来自梁山的歌》演出的第一站选在了南京。大明两京,一南一北两套行政班子。与之相适应,南京秦淮河畔的美琪大剧院与北京王恭厂梁山小镇的光明大剧院南北相望。《潮,来自梁山的歌》转战美琪已有月余,剧目走大众路线,坚决执行关于柴子进在乌兰牧骑成立仪式暨梁山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的文艺从最广大群众中来向最广大群众中去。我们的文艺服务于工农兵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
不同于上一次要照顾到所谓读书人的风雅,新剧带来的都是正宗梁山通俗(或者说低俗)流行文化,说白了就是大杂烩。除了在大厅演出的主副篇章,更有几部多幕舞台剧在几个小厅演。
功夫剧《叶文》,讲述了咏春拳大师叶文在抗击倭乱中不畏倭寇奋起反抗,在擂台上以空手对倭刀迎战倭国武士,最后咏春拳战胜居合斩中华拳术大胜倭国剑术。
煽情剧《妈妈再爱我一次》讲述了施州大鼠疫中一对母女的悲惨遭遇,在梁山神医、谜天大圣杨谷菡医生的悉心医治和帮助下最终战胜病魔和贫穷获得新生的故事。
爱情剧《人鬼情未了》讲述在梁山大地震中不幸死去的丈夫鬼魂和妻子团聚的故事。
战争剧《十六将士归嘉峪》根据梁山军西方面军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梁山军西方面军在康藏和西域浴血奋战直至全军覆没的悲壮史诗。
一如万芳所言,《潮,来自梁山的歌》风靡整个南直隶!
华灯之下,秦淮河上,已少有歌女弹起琵琶吟唱东林士子们的靡靡之音,更多的画舫更多的伶人看了《潮,来自梁山的歌》之后,惊奇歌与曲还能如此这般的演绎。古曲《将军令》一经梁山器乐合奏的重新编曲,就是比琵琶独奏更好听更有感染力。再比如说嘉靖朝大文豪杨慎所着《廿一史弹词》第三篇《说秦汉》的弹词开篇《临江仙》,同样的词,不同的编曲不同的唱法,人梁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硬是把所谓看淡红尘的消极无奈转换成豪迈雄壮。
追求美好的东西不能被束缚,秦淮河各个娱乐公司和工作室纷纷尝试改变画风。梁山积极向上的文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