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燕三他们有家室的混,闲暇时间不外乎耍钱、饮酒、逛窑子三项。热爱学习有上进心的蒙格决定脱离低级趣味,乃新交了个挚友:满人乔迁。可见五族共和、满蒙一家很容易实现。
这天星期天,近卫军放假一天,蒙格和乔迁相约出宫逛书店。宫里有线广播在播电影录音剪辑《聊斋志异》,《画皮》的故事讲了2天,他们急于要知道故事结尾,于是按着广播里每次播完之后总忘不了向广大听众朋友提示的 ‘《聊斋志异》全套在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出售,欢迎听众朋友选购阅读’,趁放假去梁山小镇的新华书店买书来看。走进书店,一楼卖的尽是蓝黑色封面的线装书。
乔迁问营业员:“梁山的书摆在哪里?”
“客人说笑,新华书店卖的可不都是梁山的书。”--“《红楼梦》没有了。上下两册的平装本300文,三本的有插图的精装本1两银子。要购书在我这里预订,两月后来取。”
后半段话一气呵成,定是重复了无数遍后形成的口舌肌肉记忆。虽被营业员冲了一句,但她笑格盈盈的俏模样实在好看。蒙格想盯着看却又不好意思,随便抓起一本书假装看书,实则抽冷子看美女。‘吧嗒’一大滴馋涎掉在翻开的书上。
美女营业员看个正着,夺下蒙格手中的书,柳眉竖起。“吃羊肉长大的朋友,你认字吗?”
新华书店有规定,营业人员不得开口骂人、动手打架。所以美女营业员不能直说‘蒙古鞑子’。其实乔迁更是个满洲鞑子,只不过满人的面相非兵部专业技术人员而不能轻易辨认,而眯眯眼高颧骨的蒙古人一看便知。
蒙格当然认字,且为数不少,比乔迁认的字多。两个人加起来认识300来个字。他们丁师长说了,认识500个字就能给上级写检讨,认识1000个字就能给女人写情书,认识2000个字就能和文官打嘴仗。两人来时是这么打算的,合二人之力把《聊斋志异》看下来。于是蒙格告诉看不起蒙古人的营业员:“我认识字,而且通晓一门外语。”
“哦?你还会讲外语?”营业员的嘴巴能塞进75MM步兵炮的炮筒。
“嗯,正是。我还会讲蒙语。”
营业员被蒙格的小幽默逗乐了,顿生好感,指点道:“你们啊,要问的是梁山书局出的书,在二楼。”--“《聊斋》啊,这套书卖得快,正体字版的早卖完了,简体字版的不知道还有没有。我领你们去。”上了二楼,当中的高脚几上留声机正吱吱呀呀地唱着近段日子来听得都会唱了的熟悉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