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遭遇战(第1页)

今年对大金国来说可谓喜忧参半。

大金国决定发动人民搞粮食大生产。好消息是大金有的是地皮,坏消息是没有高粱、玉米良种,良种都被挡在边墙以南了。

说起边墙真是一肚子气。汉人挑地方的本事不服不行,你看那道边墙,墙北侧还积雪皑皑,一墙之隔的南边却点点葱翠,植物吐新绿萌新芽。就隔那么一堵墙,你说奇怪不奇怪!

有新的情报传来:好消息是有新开辟渠道能高价提供粮种。坏消息是有粮种没有会种地的庄稼汉,从事这个职业的汉人庄稼汉被老汗王杀得绝了种。好消息是朝鲜有农民,坏消息是朝鲜农民都不愿意来大金国当奴才。

从明国那边又传来好消息,他们有打造高效铁桦犁的图纸,用上这种铁犁,用很少的人力就能干很大的场面。不过伴随而来的还有个不那么好的消息:梁山拥有高效铁桦犁全部知识产权,谁胆敢白嫖就把谁打出翔!

回到金州,李小芳琢磨开了:明国物资中断,难道就活不下去了么,买不到还抢不到!抢明国的,抢朝鲜的,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汗王必定在筹划大动作。李小芳觉得父亲老朽了,年纪越大胆子越小。

三等副将李小芳曾有过辽阳城里举兵内应的壮举,他要发扬大无畏的勇者精神,他要一改之前的策略,实施主动进攻,对!小规模接触也是主动进攻。

旷野之上传来沉闷的马蹄声,一支二十人的后军马队前后拉开上百米,铁蹄落地,将皲裂的盐碱地踏出一片片白花和一团团烟尘。马队跑得不快,因为马匹负重很大。后金骑兵每个人头戴红缨尖顶铁盔(明军戏称为一枝花)身披嵌有铜泡钉的棉甲,腰悬马刀,背负大弓箭壶。手中兵器五花八门,有拿全铁带钩的虎枪、有手持长柄的骑枪、多数人用关东大扫子。有几个人马鞍上还别着中柄战斧、挂着流星锤、铁蒺藜、铁骨多之类的投掷性钝器。

距离后金马队半里开外的矮坡上矗立一段残破的夯土边墙,燕三躲在墩台背阴处,用力环抱住马嘴不让自己的坐骑嘶鸣,万一发出声响把建奴引来,他燕三一个班的近卫军还真没有把握在二十个后金精锐的攻击下全身而退。

此不期而遇,他今天的任务只是勘查金州地区辽代长城分布及保存状态,换句话说他们是考古队而非战斗组,出门执行任务时不曾带足弹药,特别是手雷一颗都没带。

燕三避身之处的辽代长城叫做镇东海口关墙,离开近卫军驻地旅顺口仅二十余里,当地的东江军称‘哈斯罕关’,传自元代蒙古话。此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