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三娃娶三亲(第1页)

当晚,娘舅安排外甥在正房安歇,等客人熟睡了,召集老婆儿子和媳妇到远离正房的倒座房里召开重要家庭会议。为何称之重要,因为此次会议将决定吴家日后之盛衰。家长一反常态挑亮两盏油灯加一根蜡烛,将房间照明晃晃,他不光要听治下男女怎么说,还要看清楚他们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儿媳妇自有主意: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16岁小妹尚待字闺中,索性说与三娃,让她去打个前站,果真如三娃所言,则全家都投奔施州去。老婆子说:“夫子月银15两,都够你全年的收成了。这个也不要钱那个也不要钱,老了还有福养银,便不用指望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养老了。”

表哥啐了一口:“我便跟着三娃走上一遭,他说如今施州已有五十万之众,有传言年后收紧户籍,晚了就享受不到那些个福利待遇了。”

吴秀才家身为城里人,作息时间如同在田间劳作的乡巴佬,为了省灯油钱全家一贯早睡早起,但这晚上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踊跃发言,会议持续时间长,到了很晚才熄的灯,烧掉了大半碟的灯油

那晚上庄栋天睡意不浓,他在舅舅睡的硬木板床上辗转反侧,寻思着尽快能背个老婆回家,早早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有了后,才能踏踏实实参军打仗。为了实现此光荣远大理想,庄栋天此行刻意曝光自己大包小包的厚礼,表演给邻里乡亲们看到。更不惜迎合舅舅一家打探自己工资收入的不甚磊落的小人心态,举一反三据实相告,就为给舅舅一家制造心理震撼和莫大虚荣。

达到目的重要,使用什么水准的手段不重要。因为19岁的梁山农具厂车间主任庄栋天的个人理想很高尚很远大:当兵,当炮兵!

关于他的人生选择,有诗赞曰: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天启六年汉中府南郑县的老百姓活动范围很小。表嫂娘家就在3里地外的城西头,表嫂早早就回娘家张罗相亲,一路走一路宣布要为小叔子寻亲事。小小的县城藏不住秘密,吴秀才外甥在施州发了大财衣锦还乡的新闻在第二天上午便人尽皆知。

隔着吴秀才家往西数3个门头住着个寡妇钱刘氏,钱刘氏年36,家中只一女叫钱芳,今年17岁,母女两个相依为命,平日里靠钱刘氏做土娼维持生计。这些年岁数大了年老色衰,钱刘氏又不肯女儿接自己的班,这户人家的日子几乎要过不下去了。听说了吴家的新闻,钱刘氏当机立断决意要钓来金龟婿,这便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早早便坐在家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