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骑兵已交锋而过,片刻间完成整队,策马再度杀来,这时便有了马速。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近卫军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必要逞一时之强给鞑骑当陪练。令旗指向正白旗旗幡,冲锋号再度响起,近卫军马步军置身后的敌骑于不顾,只管向鞑子步卒聚集的鞑子大营杀去。
斩将、夺旗、先登、陷阵,我让你鞑子四样都取了,我只换你一样:尔等的性命,多多益善。
万芳含笑而去,他是生犹可恋而死亦无憾。因为他垂死之时看到将士们兀自酣战不休厮杀不己,毫无溃散退却之意。他最担心的事不曾发生:叫人不省心的兔崽子们,你们他娘的可算学会了失去指挥下的自主作战。好、好、好!
万芳由衷叫好,是因为他看到了近卫军的脱胎换骨,从一支传统旧式军队向梁山军式的近现代武装的转变。
对阵近卫军。阿多多三兄弟完成了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四大军功。
对战八旗军。万芳、丁正南正在努力达成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战争首要目的。
某为国人,最爱排座次了。某好奇,四大功里头也该分一个主次先后吧。论先后,先把概念搞清楚:大家一起冲破敌阵叫陷阵,其中第一个冲上去而且稳住了的叫先登,这是击败敌人的开始。打败敌人之后才有机会抢夺敌人的旗帜,只有在彻底击败敌人并砍杀其亲兵部曲、阻止敌人逃跑之后,才能完成斩杀敌将这个最终成就。准确来说,你要多次的陷阵先登才能有一次机会斩将夺旗。
如此,四大军功明显分两个档次:先登陷阵低于斩将夺旗。
可以赏赐为证:陷阵先登一般只给赏银,明制:陷阵赏五十两,先登赏一百两至几百两。先登属于个人功勋,陷阵是集体功。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单捞肯定比众人分赃要多---在面对敌坚城的时候,对第一位先登的勇士,有开出1000两银子这种巨额空头支票的。而斩将夺旗的赏赐就多了,除赏银之外,高低还要封个官。
现在我们知道了: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其中先登>陷阵。
那么就剩最后一个问题:斩将与夺旗,孰高孰低?
有人把夺旗奉为首功,提出“大旗倒,斩护纛”的说法。这是在自说自话,毫无根据的臆想。大将的亲兵部曲在保卫指挥部的同时兼职护旗。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大将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卫指挥部其余将领的安全第二位,保卫指挥系统健全第三位。至于旗帜鼓号令牌这些东西,只是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