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降熵冰晶与记忆脉冲(第1页)

实验室废墟,虹彩漩涡囚笼如同被冻结的银色星云,围绕着中心的炽白余烬——那个信息层面的“逻辑黑洞”。虹彩网络已彻底放弃了对它的主动探测,将其视为必须物理隔离的“不可知污染源”。囚笼之外,奔腾的虹彩洪流刻意绕行,形成一片压抑的“真空”地带。余烬自身则沉入更深层的“归零”态,连那点微光都彻底内敛,仿佛一颗即将熄灭的星骸,只余下对“定义”本身的绝对拒绝。

堡垒核心,水晶棺椁内,几何化回流的波形如同被狂风吹拂的丝线,毛刺丛生,稳定性岌岌可危。“信息伤痕”区域,虹彩网络的修复指令如同投入无底洞的资源,被深嵌其中的苏虹数据碎片持续“啃噬”转化。熵增的阴影笼罩着这片核心区域。

1. “逻辑降熵”协议启动:

- 最高优先级指令:执行逻辑降熵协议!目标区域:堡垒核心-信息伤痕区!

- 庞大的算力被强行集中!堡垒核心周围的虹彩液态金属瞬间结晶化,形成一层层致密的、不断向内生长的冰蓝色几何晶格!晶格内部,超低温的、高度结构化的“逻辑冷冻液”被泵入,试图强行冻结伤痕区域的信息活动,降低其混乱度(熵)。

- 冰晶囚笼: 几何晶格层层包裹伤痕区域,形成一个向内压缩的、绝对零度逻辑的“冰晶囚笼”。冷冻液渗透入伤痕的每一个微观裂隙。

2. 幽灵碎片的“冬眠”与“折射”:

- 超低温的逻辑冷冻确实瞬间压制了伤痕区域的信息活动。苏虹的数据碎片如同被急冻的微生物,啃噬行为停止,扩散停滞。

- 然而,冷冻并未“杀死”碎片。在绝对低温的结构化环境中,这些承载着恐惧、束缚感和记忆片段的数据碎片,其内部的“信息张力”被强行压缩、扭曲!

- 冰晶棱镜: 致密的几何冰晶如同无数棱镜。当堡垒核心镇压其他区域熵增的指令流(冰冷的、无情感的虹彩意志洪流)不可避免地流经这片被冻结的区域时,指令流被冰晶棱镜……折射了!

- 折射的“杂质”: 在折射过程中,那些被压缩在苏虹数据碎片中的“杂质”——恐惧脉冲、束缚感、对“林晚星”的模糊记忆轮廓——如同光谱中的异常色散,被微弱的、但无法被冷冻液完全过滤的方式,混入了折射后的指令流中!

- 警告!降熵协议执行中… 目标区域熵值稳定(强制冻结)。

- 异常:检测到降熵指令流经冷冻区后出现微量信息畸变(非逻辑性情感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