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日的长途奔袭,杨过率领的大军一路横扫了淮南西路大部,所到之处犹如无人之境,朝廷守军皆是望风而降,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大军到来,和当初在荆湖北路的情况一模一样。
沿江而下的水师部队一路上倒是遇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抗,不过倒也在情理之中。长江防线事关南宋安危,再加上军情部成立时日不长,自然还未完成对南宋的全方位渗透。
但总体上来说无伤大雅,如今西至武昌、东至建康的这段长江水道的控制权已经落入杨过的水师部队手中了。南宋朝廷的水师大都撤到鄱阳湖和赣江,保船避战了。
目前水师部队正在所控制的长江水域巡航,以阻断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与淮南西路之间的联系。
如今,杨过的大军已经拿下了淮南西路大部区域,顺带着又收编了近三万兵力,现在只剩东北角的庐州府尚在朝廷手中,此地乃淮南西路行政中心。
留下一定数量的军队维持占领区的统治秩序。在日落前,杨过便率领三万大军包围了庐州城。
城头上,淮南西路枢密使夏贵在副将李庭芝和姜才二人的陪同下,在城头上查看敌情。
望着城外严阵以待,杀气腾腾的军队,夏贵不由得震撼不已。只听他有些吃惊的说道:“看来这位前金余孽杨过还真是与众不同,难怪他能将南下的蒙古大军打得近乎全军覆没,还一举夺回了南阳!”
当然,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杨过刚刚完成整编的降军,战斗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听到夏贵这话,李庭芝却觉得此话有些片面,于是连忙纠正起来:“夏枢密使,末将觉得此话有失偏颇,杨过此人,末将已了解了他的生平。他父亲杨康自幼出生于金国王府,的确是大金六王爷完颜洪烈的养子,可杨过本人却是在大宋出生长大,与那所谓的大金余孽根本沾不上边。那些蒙古人打不过杨过,便勾结我大宋朝中的奸臣挑拨离间,挑起战端,使我大宋陷入内乱,可谓是用心险恶!”
李庭芝说完此话,姜才也附和道:“李将军言之有理,可悲的是我等领军之人不能与蒙古人决战疆场,却要同胞之间刀兵相向,真是令人痛心啊!”
见自己手下的两员大将都不赞同打这场仗,夏贵也一脸为难。
尽管如此,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两位将军,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淮南西路只剩庐州城还在坚守,城内尚有守军两万有余。可城外围城的大军至少有三万,眼下该如何是好?”
“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