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队人马便在两军对阵的中间位置的打上了照面。
朝廷军队这边的代表王坚主动打了招呼:“本将军是王坚,川渝之地的守将。”
随即又介绍起余玠来:“这位是余玠余大人,四川安抚制置大使。特来与两位将军商讨停战事宜,请问两位将军是?”
钱青健首先抱拳说道:“两位大人有礼了,本将军是京西南路总兵钱青健!”
金顺也抱拳回道:“河南总兵金顺,见过两位大人!”
“总兵?”
余玠和王坚二人听后不由得面面相觑,因为大宋朝并没有这个职务。
实际上,总兵这个职务起源于明朝,意为总领兵权之意。杨过对军制进行改革,也是以明朝军队为样本进行的。
不过二人并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只听余玠开口言道:“两位将军,本官此次前来,是与两位将军商讨停战事宜。眼下蒙古人在北方虎视眈眈,我大宋危在旦夕,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地步,这个时候可不能再起内讧!”
这番话,令金顺和钱青健刮目相看。
金顺也连忙回道:“余大人所言甚是,本将军也是这么想的。”
钱青健附和道:“若是那皇帝老儿还有朝堂上的那帮老家伙有这个觉悟的话,本将军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在和蒙古人厮杀了,哪还用得着在这耗着。”
见金顺和钱青健等两位将领都认同此观点,王坚也道出来此的最终目的:“两位将军,还请你们让开道路,本将军和余大人这就率军撤回蜀地,不再与你们为难。”
王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己方虽然有四万大军,但都是以步兵居多,蜀地多山地,不善于在平原上作战。对方的骑兵虽然看规模只有四千,但骑兵对上步兵,绝对是碾压性的存在。要知道,哪怕是一千训练有素的骑兵,对上数倍于己的步兵,只要指挥得力,战术运用得当的话,歼灭数倍于己的步兵还是有相当把握的。想到这些,他就和余玠决定,早早将军队安然撤回蜀地。
听了王坚的话,钱青健无动于衷,杨过已经交待他了,一定要拖住蜀地的朝廷大军。
想到这些,他笑着回道:“对不住了,两位大人,此事本将军做不了主,还得等小王爷回来才能做决定。”
“小王爷?”
余玠和王坚再次愣住了,难道朝廷的诏书内容是真的,杨过真的是金国余孽?
见二人疑惑不已,金顺提醒了一句:“两位大人,本将军劝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