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登基称帝(第1页)

远在襄阳的杨过终于收到了燕云十六州光复的报捷文书,随之而来的还有军中各将领的联名劝进书。

劝进书的发起人是郭靖夫妇,陕甘战区和北方战区的将领皆参与了联名劝进。甚至以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三人为代表的江湖势力也给他写了劝进书。

杨过摇头笑了笑,暂时没有回应,而是令人以明文形式,向全天下告知光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

几天后,南方战区在完颜萍的授意下,也给他上了劝进书。

“看来,是时候登基称帝了!”

杨过心里暗暗想到,随即他拿起纸笔写了回信,没有虚伪的三辞三让,他直接答应了下来。并在信中言明,将登基地点放在了汴梁城,暂且作为陪都。

登基日期定在了入秋后九月初十那天,好腾出时间进行筹备,以及给参会人员留出往返的时间。不过杨过在信中强调了,一切从简,不得铺张浪费。

六月初的时候,郭靖夫妇回襄阳述职。随同而来的还有东邪、西毒、北丐三绝。他们三人打算一同南下带着蒙哥和阿里不哥的首级,前往南方的朝廷管辖区传首。

杨过接待了几人后,将他的未来规划详细的道了出来。

首先是在行政上的规划,将全面推开行省和郡县制,行省为一级行政区,郡县为二级行政区、其中郡为正二级、县为副二级,县以下设立乡镇,打破皇权不下乡的传统,乡镇也要派驻官员治理。将乡绅宗族势力彻底驱逐出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是国家的机构不再沿袭前朝制度,要重新进行规划。分别设立内阁、军机阁、都察院、中央/地方议会、大理寺等五大机构,实行五权分立体制。

内阁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和经济建设工作。军机阁统领全国武装力量,直接对皇帝负责。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以及核实案件,议会负责官员的选举、法律条款的增设和废除。大理寺为最高法院,负责案件审理,刑狱,死刑必须由大理寺审理后方可执行。

以上的五大机构皆对皇帝负责,皇帝拥有最终否决权。

除此之外,还会设立一些中央直属的机构,如格物院、武道院、国子监等机构。

这其中格物院将负责研究农田水利、工程机械、舟车、天文地理乃至世界万物之因果。武道院则负责管理全国各大武林门派,规范和约束其行为,避免出现侠以武犯禁之事。国子监则是最高学府,负责培养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官员培训。

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一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