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升这几年的成长,是所有官员当中最大的。”姜宁沉声说道。
“王指挥使确实是千里马,但陛下是伯乐。若是没有陛下,也就没有王嘉升。”刘瑾找了个清奇的角度拍了个马屁。
王嘉升有点一杆子全打死的作风,可有的时候确实不得不一杆子全打死。
其实,姜宁觉得没有必要绕弯,但他也能理解王嘉升的苦心。
“王嘉升确实是个能人,等他和吕温书将来同时入朝为宰相,朕倒是很好奇,这两人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姜宁淡淡笑道。
……
原本熊文敬这一次立了功,来年就能封侯。
不过朝廷并没有任何册封,只有赏赐。
自打瞿姚两家荡灭后,王嘉升已经是凶名赫赫。
时光如流水般飞逝。
王嘉升每到一个地方,下一个地方的士族只要一听到他的下落,立马就会派人前来投诚。
有的人被王嘉升放过,但有的人则被王嘉升以各种理由,想方设法的杀了全族。
原本王嘉升预计十年完成归田于农,提前了两年达成政治目标。
这八年是自大夏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空前壮大的清洗士族。
从天元五年,王嘉升正式在山南道挥动屠刀,到最后一位士族成员的人头落地,前后横贯整整八年。
死在王嘉升屠刀之下的士族,有辜的无辜的,总人数超过三十万之巨。
总地方封疆大吏,到县级官员,多有遭王嘉升的毒手。
王嘉升一个文官,被冠以小人屠的称号。
后世史书称,这八年为归田案,也是天元第一场大案。
天元十三年秋,王嘉升回朝。
他给姜宁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至此,大夏真正的百姓,几乎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这期间,还有受灾的地方,朝廷会下令让丰收的地方调拨粮食去赈灾。
而这些地方已经被朝廷所清洗,断然不敢阳奉阴违。
到天元十年的时候,大夏朝廷通过粮食调拨的政策,基本上为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
到了天元十三年,也就是王嘉升回朝这一年,大夏十万里疆土上的老百姓,不说家家户户有余粮,但基本上都能做到自给自足。
这一去一回,就是整整八年。
当王嘉升在御书房见到陛下的时候,陛下还是二十岁时的清秀模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