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迈着细碎焦急的步子,走到了姜宁面前,将一份文书放在书桌上。
姜宁放下手中的奏折,拿起刘瑾送来的文书,快速看过。
军情急报:北莽集结十万大军,正式进攻燕州,燕州城现已沦陷,燕州五万守军奋力抵抗,十不存一。现北莽大军正在向南侵略。我军无力抵抗,恐数日内,燕州全境即将沦陷。望朝廷发兵增援。
落款:燕州九里山县县令。
下面有县令的盖印。
北莽国早就对大夏疆土虎视眈眈。
姜宁清楚的记得,在他刚回京之时,北莽就曾对燕州发起过进攻。
那次被打多久,北莽便撤军了。
如此看来,那应该是北莽对大夏的试探。
而这一次是北莽对大夏的正式侵略。
他刚刚入主东宫,才发文书昭告天下,北莽就打下了燕州城。
胆子倒是不小。
北莽倒是没将他这个大夏太子放在眼里。
燕州,位于北境东部,距离京师直线距离远超六万里。
姜宁的母族余氏,就是燕州顶级士族。
姜宁没去过燕州,他身为半个燕州人,对燕州也没任何感情可言。
但姜宁的母妃经常提起燕州,母妃对燕州有着浓厚的乡土之情。
按理说燕州作为边陲之地,属于军事重镇,兵力不弱。
可燕州突然就被攻破,甚至当让北莽大军势如破竹的南下,这就有点说法了。
姜宁回归之前,余氏就被针对。
浅显来看,是因为燕州没有主心骨,所以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才让北莽大军有机可乘。
但细细思考,余氏虽然被打压,可也一直有所保留。
这话可是余承鸿亲口说的。
燕州被破,难道是有人勾结外族所为?
人心确实挺复杂。
如果有想对付姜宁的,直接站在他面前来,他倒也敬对方是一条汉子。
然而他展现出来的实力太强,以至于那些别有用心者,只敢耍一些阴谋诡计。
这就好比癞蛤蟆趴脚背上,不咬人但膈应人。
不然,燕州发生如此大的事情,到头来怎么会是一位小小的县令传回的文书?
燕州那些当官的都干什么去了?
可是现在连皇后留下的烂摊子都没处理完呢。
各地的天灾人祸,总是要解决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