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最大的恐惧来源于穷(第1页)

对深陷贫穷泥沼的人而言,仅仅维持生活的运转,就已耗尽了全部力气,实现理想似乎遥不可及。这份贫穷带来的恐惧,像浓厚的乌云,无声无息地笼罩着心灵,不只是物质匮乏的艰难,更是深入骨髓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迷茫。

老李一家就深陷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在一家小工厂里做着流水线工作,每天从早到晚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每月拿着那微薄的薪水,却连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开销都难以负担。

他们租住在城市边缘一个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墙壁上的水渍像狰狞的鬼脸,时刻提醒着生活的不堪。南方的冬天湿冷,屋里没有暖气,每到夜晚,寒风从破旧的窗户缝里钻进来,像无数把小刀割在身上。

老李和妻子、孩子只能裹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被,在瑟瑟发抖中入睡。孩子在被窝里冻得直哆嗦,带着哭腔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这么冷啊?什么时候才能不冷呀?”

老李心疼地将孩子搂紧,用粗糙的大手轻轻拍着孩子的背,无奈地说:“宝贝,再忍忍,等爸爸挣了大钱,咱们就搬到有暖气的大房子里去。”可他心里清楚,这所谓的“大钱”,在当下的生活里,是多么遥不可及。

日常买菜,对老李来说是一场与钱包的艰苦博弈。周末一大早,他就来到嘈杂喧闹的菜市场。菜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充斥在耳边:“新鲜的青菜,两块五一斤!”一个大妈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菜市场里回荡。

老李踱步过去,俯身仔细挑拣着青菜,小声询问:“大妈,能不能便宜点?我可是您这儿的常客,每周都来呢。”

大妈皱了皱眉,脸上露出些许为难的神情,犹豫片刻后说:“已经很便宜啦,看你常来,给你算两块三。”

老李掂量着手中的青菜,心里权衡着,这一毛两毛的差价,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再去别家看看。

他一边走一边嘟囔着:“要是能再便宜点就好了,家里还等着这钱用呢,孩子还盼着吃点好的。”转了大半个市场,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一家愿意以两块一的价格卖给他的摊位。老李如获至宝,满心欢喜地称了菜,心里盘算着又省了一笔,这省下的钱或许能给孩子买支新铅笔。

老李从不敢在外面下馆子。有一回,大学好友打来电话,声音兴奋得都快溢出听筒:“老李,好久没聚了,明天来新开的那家湘菜馆,我请客!”

老李正蹲在地上修理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紧,手上的扳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