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是无私且纯粹的,“虎毒不食子”这句俗语更是将这种观念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然而,生活的复杂远超想象,真的存在不爱孩子的父母,这一残酷现实犹如一道刺眼的光,撕开了家庭真实的面纱。
有这样一个孩子,自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里。记忆中,母亲总是抱着弟弟,满脸慈爱,而看向自己时,眼神里却满是冷淡。
一次,孩子不小心把弟弟的玩具弄坏了,母亲瞬间怒目圆睁,抬手就是狠狠一巴掌,打得孩子眼冒金星,弟弟却在一旁幸灾乐祸。
孩子委屈地大哭,母亲不但不安抚,还厉声呵斥:“哭什么哭,弄坏东西还有理了!”孩子只能捂着红肿的脸颊,默默抽泣。
上学后,每次新学期开学,弟弟都能得到崭新的文具和书包,而自己只能用着旧得掉漆的文具,背着缝缝补补的书包。
开家长会时,母亲总是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弟弟的,自己的家长会却从未露过面,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孩子曾满心期待,在自己生日时母亲能像给弟弟过生日那样,准备一个漂亮的蛋糕和心仪的礼物,可等来的只有母亲一句不耐烦的“都这么大了还过什么生日”,孩子躲在房间,泪水打湿了枕头。
还有邻居家的孩子,父母整日沉迷于打牌玩乐。家里常常乌烟瘴气,堆满了空酒瓶和零食袋。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迎接他的不是温暖的饭菜和关切的问候,而是杂乱的房间和父母的争吵。
有一回,孩子考试考了全班第一,满心欢喜地拿着试卷跑回家,想让父母表扬自己。结果父母正为打牌输钱的事互相埋怨,随手把试卷扔到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别来烦我们,这点小事也值得说。”孩子满心的期待瞬间化为泡影,只能默默回到房间,泪水滴落在试卷上。
冬天来临,别的孩子都穿着厚实温暖的新棉袄,这个孩子却还穿着去年就已经短小的旧外套,冻得瑟瑟发抖,向父母要钱买新衣服时,换来的是一顿臭骂:“就知道要钱,家里的钱都被你败光了。”孩子只能在寒风中抱紧自己,孤独又无助。
李大爷也是这样一位令人唏嘘的家长。年轻时,李大爷满心瞧不上自己的儿子,总觉得儿子木讷老实,干啥都不如自己的女儿。
女儿嫁了个条件不错的人家,还生了个聪明伶俐的外孙,李大爷对这个外孙那是疼爱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外孙生日时,李大爷提前好多天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