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始终被赋予神圣而崇高的地位。爱情的浪漫、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常常被描绘成照亮生命的璀璨光芒。
然而,当我们褪去理想主义的滤镜,直面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不得不承认一个朴素却深刻的真理:任何感情都不能当饭吃。
因为感情是精神世界的滋养品,而生存的根基,始终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撑与理性规划。
大学恋人林夏和陈默挤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老式空调发出刺耳的嗡鸣。陈默把最后一包泡面推到林夏面前,卤蛋在浑浊的汤面里微微颤动:"等我公司拿到融资,一定带你去吃米其林餐厅。"
林夏低头戳着面条,瞥见他运动鞋上裂开的胶痕,那是去年她偷偷在夜市买的,现在鞋头已经磨得发白。
三个月后,锈迹斑斑的铁门被拍得震天响,房东举着涨价通知,金戒指在日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周边都涨疯了,3000块下个月必须交。”
林夏捏着转正后3500元的工资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饮水机上贴着的"节约用水"字条在风中轻轻摇晃。
当医院催缴单躺在褪色的木质茶几上时,台灯的暖光突然变得惨白。陈默的白衬衫皱巴巴地堆在椅背上,领口沾着昨夜调试代码时打翻的泡面汤汁:"要不...先找你爸妈借点?”
林夏突然抓起茶几上的水杯,陶瓷碎裂声混着玻璃渣在地板上炸开:"我妈躺在ICU每天烧钱!五年了,我们连房租都凑不齐,拿什么谈未来?”
窗外的暴雨狠狠砸在防盗网上,陈默看着她单薄的睡衣下摆还沾着白天打扫餐厅留下的油渍,突然想起创业计划书里承诺给她的婚礼,此刻正被雨水泡得发胀。
林夏攥着湿透的衣角给闺蜜小宁打电话,听筒里传来地铁呼啸声。“你先搬来和我挤几天,"小宁的声音混着报站声,"我发小在三甲医院,明天就带你去问问转院方案。”
第二天清晨,小宁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出租屋,手里提着保温桶:"我妈熬的鸽子汤,给阿姨补身体。”
她们蹲在医院走廊啃包子时,小宁翻出工资卡塞给林夏:“”先用这个,密码是你生日。”但林夏看着缴费单上的天文数字,突然意识到,再炽热的友情也填不满ICU的无底洞。
大学社团的"铁三角"老周、阿强和晓薇,曾在毕业时约定合伙开一家文创工作室。创业初期,三人挤在月租八百的仓库里,用泡面盒当笔筒,在斑驳的水泥地上画设计图。
老周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