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这句市井俚语撕开了生活最真实的伤疤。当生存的命题被简化为“为了碎银几两”,那些藏在铜板缝隙里的委屈,便成了江湖中最锋利的刀刃,无声地割裂着每个普通人的尊严与骄傲。
凌晨三点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38岁的程序员老周盯着电脑屏幕上改了第八版的方案,干涩的眼球布满血丝。甲方在工作群里轻飘飘发了句“还是第一版好”,让他和团队整整一周的心血付诸东流。
茶水间飘来保洁阿姨清扫的声音,他揉着僵硬的肩膀,手机屏幕亮起妻子发来的消息:“儿子的钢琴课要续费了。”
键盘敲击声再度响起时,他对着对话框里跳动的光标挤出笑脸:“好的,我们马上调整。”
一旁新来的实习生小声嘀咕:“这甲方也太不讲理了……”
老周苦笑一声:“在这行,客户就是江湖规矩,咱们得接着。你看上个月王哥,连续改了12版方案,最后甲方选了初版,他连加班费都没敢要。”
走廊尽头,销售小张正在镜子前练习微笑,半小时后他要去见那个难缠的客户,上周对方故意把咖啡泼在他定制西装上。
“张哥,何必这么委屈自己?”同事路过时问。
小张整理着领口,语气平静:“你看这西装,脏了能洗,可这个月的房贷,不扛着怎么行?上个月我给这客户跑前跑后三个月,陪他喝酒喝到胃出血,订单才签下来。”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胃药,“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纺织厂的流水线永远轰鸣着,王姐的手指被飞速运转的机器夹出淤青。领班叼着烟走来,踢了踢她脚边的布料:“不想干有的是人干。”她咬住嘴唇继续操作,工作服口袋里还揣着孩子的学费通知单。
新来的小工偷偷抹眼泪,他昨天被主管当众羞辱,只因算错了布料损耗。王姐趁休息时递过去一块手帕:“别往心里去,姐刚来的时候,连缝纫机都踩不好,被骂得更难听。记得有次赶工,我连续三天没合眼,晕倒在流水线上。”
小工抽噎着:“可我每天累得像条狗,工资还不够交房租……”
王姐望着远处堆积如山的布料,轻声说:“咱们就像这布,被生活使劲拉扯,扯着扯着,也就有了韧劲。等你熬过试用期,工资能涨五百呢。”
菜市场的霓虹灯还未亮起,53岁的李叔已经蹬着三轮车赶到摊位。他熟练地整理着凌晨两点从批发市场抢来的蔬菜,每斤只赚几毛钱的菠菜上还挂着露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