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虐待孩子的事件不断刺痛公众的神经。从幼儿园老师的恶劣体罚,到家庭内部的暴力相向,这些触目惊心的行为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虐待孩子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传统观念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湖南小镇的饭桌上,58岁的陈阿婆用筷子敲着碗沿,浑浊的眼睛盯着儿媳:“我拉扯你们兄妹几个,哪次不是打得手心发红才长记性?你公公当年拿竹条抽我儿子,现在不也考上大学了?”
话音未落,6岁的孙子小轩手一抖,瓷碗“啪”地摔在地上,白粥溅在崭新的红漆地板上。
儿媳抄起门后的竹扫帚,小轩吓得钻到桌底:“妈妈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
“错?不打你记不住!”扫帚重重砸在桌腿上,“出来!看我今天不打断你的腿!”小轩蜷缩着往外爬,裤腿被桌角勾住,露出的小腿瞬间挨了狠狠一鞭。
而一旁7岁的孙女小琳只是怯生生地捧着碗,即便米粒掉在桌上,陈阿婆也只是笑着说:“女孩子细皮嫩肉的,摔了碗不打紧。”
这种错误认知在重组家庭里尤为尖锐,45岁的刘阿姨把皮带甩在茶几上,金属扣撞出刺耳的声响,盯着继女小芳的数学试卷冷笑:“67分?女孩子果然脑子笨!”
小芳攥着试卷往后缩:“这次数学最后两道大题全班都……”
“嘴硬?”皮带破空声混着哭喊响起,“现在不打,以后更管不住!”
而当继子小亮同样考了67分时,刘阿姨只是哼了一声:“男孩子后劲足,下次努力就行。”
邻居王婶在门外拍了拍门:“小刘,孩子哭得厉害,是不是……”
刘阿姨猛地拉开门,眼神凶狠:“教育孩子呢,少管闲事!”铁门“砰”地关上,震得墙上的相框都歪了,小芳抱着头蜷缩在墙角,后背上的血痕渗出来,染红了校服,而小亮正躲在房间里偷偷打游戏,无人过问。
现代社会的高压,成了孩子身上的无形枷锁,深圳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王强踹开门,头盔砸在地上发出巨响。8岁的女儿小雯捧着温水迎上来:“爸爸,你……”
“别碰我!”他一脚掀翻玩具箱,塑料积木噼里啪啦砸在墙上,“天天就知道玩!今天被投诉扣了200块,知道200块能买多少个玩具吗?”
小雯跌坐在碎片里,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爸爸,我只是想等你回来……”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