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情商是通行证(第1页)

在熙熙攘攘的人生旅途中,有人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冲锋陷阵,有人依靠强大的人脉资源左右逢源。但真正能让我们在各个领域畅行无阻的,往往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情商”。

从职场到生活,从家庭到社交,情商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低情商带来的种种困境,更让我们看清这张“通行证”的珍贵。

某互联网公司的季度总结会上,投影仪的蓝光映在会议室白墙上,产品部的新人小林抱着笔记本电脑走上讲台。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坐在前排的老陈,语气带着锋芒:“老陈上个月做的用户留存方案,核心数据存在严重偏差,按照这个方向推进,项目必然失败。”

话音未落,老陈“嚯”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小林,说话要有依据!”

小林却像没听见似的,继续翻着PPT:“数据不会骗人,你们看这组用户画像……”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小林的声音在回荡。

这番不留情面的指责,不仅伤害了同事关系,更暴露了他对职场生态的认知偏差,因为职场不仅是能力的竞技场,更是人情的交织场。

心理学中的“共情缺失”理论恰能解释小林的行为,当他只顾展现自我,却忽略他人感受时,即便专业能力再强,也难以融入团队。

反观老陈的发言,他深吸一口气,笑着望向小林:“年轻人的视角果然犀利,小林的数据建模给了我很大启发。不过在用户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咱们的目标群体还有细分空间……”

老陈边说边在白板上勾画新的思路,举手投足间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这种回应方式暗合“非暴力沟通”原则,先肯定对方的价值,再提出建设性意见,既维护了小林的尊严,又推动了工作进展。

三个月后的晋升公示栏前,小林盯着老陈的名字,攥紧了手里的咖啡杯,褐色液体在杯口轻轻晃动。这场职场较量证明,真正的领导力往往源于对人性的洞察,而非单纯的技术优势。

暴雨倾盆的午后,销售主管王姐踩着湿透的高跟鞋冲进客户公司。会议室里,李总正对着摔碎的茶杯大发雷霆:“说好的交货期一拖再拖,你们根本没把我们当回事!”

王姐弯腰捡起地上的瓷片,轻声说:“李总,我给您重新泡杯茶。”等热气腾腾的铁观音端上桌,她才在对面坐下:“如果我是您,现在肯定气得想立刻解约。但请给我们一个补救的机会,今晚十二点前,我亲自把货送到。”

这一系列举动完美诠释了高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