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什么是有用无用(第1页)

老师一句“你是没用的学生”,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我们努力的热情;家长无奈叹息“你是没用的孩子”,那声音如针般刺痛我们稚嫩的心;职场中老板皱眉说出“你是没用的员工”,让我们原本坚定的自信摇摇欲坠;家人那句“窝囊废”,更如千斤重锤,狠狠砸在我们的自尊之上。

但被贴上“无用”标签的我们,真的如此不堪吗?究竟什么才是有用,什么又是没用?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功利的世俗标准来看,有用似乎被窄化为成绩、财富和地位。成绩好的学生,被视为有用之才,他们是老师眼中的骄傲,是家长炫耀的资本。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最直观的指标,高分意味着更高的升学率,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仿佛自带光环,被捧上神坛。

在职场,能快速带来业绩增长、为公司创造巨额利润的员工,就是老板眼中的香饽饽。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世界里,业绩直接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挂钩,能为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员工,自然备受青睐。

在社会,腰缠万贯、身居高位者,仿佛自带光环,被众人追捧。财富和地位被看作是成功的象征,拥有这些的人似乎掌握了生活的话语权,成为众人羡慕和模仿的对象。

反之,成绩不佳、收入微薄、地位平平的人,就容易被归为“无用”一类。这背后折射出人性中对确定性和功利性的追求。人们倾向于用可量化、能带来直接利益的标准去评判他人,因为这样的评判方式简单直接,能快速筛选出对自己或群体“有利”的人,满足内心对安全感和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渴望 。

当你发财时,大家觉得你有用,这背后深刻反映出人性中对物质的追逐与依赖。财富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发财意味着你有能力获取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帮助。比如,你可以在家人朋友遇到经济困难时慷慨解囊,帮他们度过难关;也可以投资创业,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此时,在众人眼中,你的财富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启许多机会之门,所以你被视为“有用”之人。

这种现象体现出人性的现实一面,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靠近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好处的人,在潜意识里对物质保障的追求,使得对能提供这种保障之人的认可被无限放大。同时,这也反映出人性中的从众心理,当周围人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