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光辉1号”量产版样车下线!(第1页)

程光在原型车造出来后,就开始着手于小规模试验量产。

就像之前程光计划的,一个尽量装扮的像21世纪工厂流水线的22世纪技术的生产线,是程光目前的主要方向。

看着越像21世纪的工厂生产线,越不容易给他招惹麻烦。

在他的亲自监督下,光辉科技厂房内的那条号称【22世纪高效能电动助力车】柔性生产线,磕磕绊绊却也顺利地完成了调试。

这条生产线,理论上自动化程度高得吓人,但程光深谙“过犹不及”的道理,特意在几个无关紧要的环节设置了人工工位。

比如安装个车篮子、拧几颗装饰螺丝、给车身贴个“光辉科技”的logo什么的。用他的话说:

“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嘛。起码看着像。”

免得又被哪个眼尖的拍到全自动生产线,回头又是一堆麻烦。

生产线启动,机械臂不疾不徐地运转,传送带着零部件有序流动。

很快,第一批喷涂着哑光灰和典雅白的“光辉1号”电动助力车,就这么朴实无华地组装下线了。

当程光走到一台刚下线的哑光灰“光辉1号”旁,仔細端详时,即便是他这个亲手缔造者,也不得不摸着下巴承认——这外观,确实是普通到家了。

不能说丑,但绝对跟时尚、酷炫、新潮这些词不沾边。

程光不得不感慨,自己果然在时尚设计上没什么天分。

经典的乡间电瓶车衍生造型,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线条,车架为了追求极致的轻量化,在视觉上甚至显得有些过于纤细。

如果不是知道那里面是什么变态材料,程光自己都得怀疑这玩意儿能不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他让人从市场上买来了几款主流品牌的最新款电动车,摆在一起进行对比。

结果显而易见,“光辉1号”在设计感、色彩搭配、以及那种年轻人追求的“颜值即正义”上,被其他几款车按在地上摩擦。

虽然程光曾有直接“拿来主义”照抄设计的想法,但也只是一瞬,就被自己否决了。

它外观上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那股子只有凑近了,用手抚摸,甚至用指甲盖敲一敲才能体会到的,超越时代的精良做工。

接缝严密得如同一个整体,漆面均匀得挑不出一丝瑕疵,整车没有任何毛边倒角,透着一股工业艺术品般的“质感”。

可惜,这种内敛的质感,在这个看脸的时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