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自光芒万丈,又何须桂冠加冕?(第1页)

正当网友们纷纷还震惊于田中贤二被枪击一事的时候,倒是有脑子转的快的网友和博主开始分析起来枪击来源。

自然米国、樱花国、瑞国三国作为嫌疑国,名列前三甲。

关于米国和樱花国暗杀田中贤二的分析,自不必提,各种分析与猜测甚嚣尘上。

至于说【瑞国暗杀说】,则直接有人干脆猜测,诺奖委员会才是大BOSS。

这些人甚至觉得就是因为能把锅甩出去,所以诺奖委员会才动手,反正分析的是井井有条、合情合理。

诺贝尔奖委员会,这个百年招牌,在一连串的阿尔宾森教授“自杀”、英格丽娜记者“车祸”、田中贤二当街被杀的一系列事件和全球科学家的联合抵制下,被锤得稀巴烂之后,终于坐不住了。

持续发酵的公信力危机,烧得他们焦头烂额。

强硬辩解?

只会火上浇油,这玩意越解释,网友越觉得你可疑。

沉默装死?

全世界的口水都能把斯德哥尔摩给淹了,等着以后被改叫“暗杀者奖”之类的诨名吧。

经过数日的激烈争吵和内部甩锅,委员会高层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必须做点什么,来挽回那所剩无几的颜面。

于是,一个秘密电话,通过瑞国驻龙国大使馆的特殊渠道,打到了龙国相关部门。

电话那头,诺奖委员会的代表,语气带着一种精心粉饰过的“诚挚”。

“对于此前评审过程中引发的巨大争议,我们深表遗憾,并致以诚挚的歉意。”

听起来倒是人模狗样。

但接下来的话,就暴露了他们那根深蒂固的傲慢。

“我们委员会内部,正在对之前的评审结果进行‘重新评估’,我们承认,过程确实存在一些……嗯,值得商榷的地方。”

电话这头的龙国外交人员,听着这番话,差点当场笑出声。

值得商榷?说得真够委婉的。

紧接着,对方终于抛出了他们的真实目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沟通和消除误解的绝佳机会。如果程光先生,愿意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与我们的评委们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沟通’,或许……事情会出现转机。”

“转机”两个字,被对方刻意加重了语气。

那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是天神对凡人的恩赐。

言下之意很清楚:我们愿意给你个台阶下,但你程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