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口述(第1页)

“好……好词!”

不知是谁,第一个打破了寂静,声音嘶哑地叫了一声好。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起,几乎要将这画舫的顶棚掀翻!

“此词……此词当为千古绝唱!”一位老儒生激动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句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神来之笔!当真是神来之笔!”

司徒明脸色煞白,怔怔地看着柳如烟,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深深的挫败感。

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在这首词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锦瑟也张大了嘴巴,忘了合拢。

刘夫人和那位安夫子,亦是满脸惊容,看向柳如烟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敛香手捧着那张薄薄的词稿,只觉得它重逾千斤。

她再次看向柳如烟,那清冷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惊艳、赞叹,以及一丝深深的探究。

她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首意境苍凉、洞悉世情的千古名篇,竟然会出自这样一个年轻的,甚至还戴着面纱,看不清全貌的女子之手。

这已经不仅仅是才华横溢了,这简直是……妖孽!

王明缓缓站起身,动作优雅而带着天然的威仪。

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亮得惊人,如同燃着两簇幽焰,一瞬不瞬地凝视着柳如烟。

他并未看向周围沸腾的人群,仿佛那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只是背景。他的眼中,只有那个戴着面纱、平静立于风暴中心的女子。

“妙!妙绝!妙绝千古!”王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喧嚣,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激赏与震撼,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他的话语,如同金石相击,字字铿锵:

“柳姑娘,”他微微欠身,这个动作让知悉他身份的人心头剧震,“此词一出,如惊雷贯耳,涤荡尘心。非有大胸襟、大阅历、大悲悯者,断不能有此佳作!王某……今日得闻此词,三生有幸!此词当浮三大白!”

说罢,他不再多言,直接举起手中的酒杯,不是浅酌,而是仰头一饮而尽!动作豪迈,带着一种宣泄般的激动。

“王公子竟如此盛赞!”

“连他都……看来此词果真非凡!”

而柳如烟,在最初的喧嚣以及王明那穿透一切的目光和赞誉面前,却依旧平静地站在那里。

仿佛这惊天的赞誉都只是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