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中秋月明时(第1页)

这边安慰好苏青玉,便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秋赏月大会的准备之中。

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她能否在璇玑楼站稳脚跟,能否获得更多资源,能否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的关键。

她深知,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楼中舞台的群舞《秋月别赋》她早已烂熟于心,如今要打磨的,是那之后个人技艺展示的片刻惊鸿。

她选定的是碧绿色的舞衣,并非时下流行的艳丽色彩,而是取其清新雅致,如雨后新竹,带着勃勃生机。

发髻上,她不打算用那些珠光宝气的金钗玉簪,只选了一支温润的碧玉木钗,简简单单,却更显清丽脱俗。

手中的折扇,扇面是青蓝渐变,绘着几笔写意的远山淡水,与她的衣衫相得益彰。

她要的,便是在一片姹紫嫣红中,以这一抹独特的青碧,攫取所有人的目光。

她将戴着面纱登台,这对眼神的运用要求便更高了。

这些日子,她对着铜镜,一遍遍练习着用眼神传递情绪。

时而如春水初生,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懵懂与好奇。

时而如夏夜繁星,闪烁着灵动狡黠的光芒。

时而如秋波暗送,流转着欲说还休的妩媚与风情。

时而又如寒潭映月,带着一丝清冷孤傲,引人探究。

她要让那层面纱,不仅不能成为阻碍,反而要成为增添神秘感的利器,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上。

光阴似箭,转眼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这一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

街道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比往日里更多了几分喧嚣与热闹。

孩童们举着各式各样的兔子灯、鲤鱼灯,嬉笑着追逐打闹。

货郎的叫卖声,小贩的吆喝声,与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繁华热闹的市井欢歌。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彩灯,窗棂上贴着新剪的窗花,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甜香和佳肴的芬芳。

璇玑楼内,更是张灯结彩,焕然一新。

一楼大堂中央,高高悬挂起一盏巨大的走马宫灯,灯面绘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景象,栩栩如生。

各处廊柱上都缠绕着五彩的丝绦,点缀着新鲜的桂花枝,香气宜人。

姑娘们也比往日里打扮得更加精心。

一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