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心中早有准备,她微微垂下眼帘,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追忆与感伤。
“舞娘有所不知,这‘火锅’,并非什么名贵大菜,而是如烟幼时的一段记忆。”
“那时,如烟的父母尚在人世,他们是行商之人,常年带着如烟四处奔波。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行至西南边陲之地,天寒地冻,偶然间,便在当地一户人家吃到了这种围炉而食的‘暖锅’。”
“当时年纪小,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记得那热气腾腾的锅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涮边吃,边说边笑,那种温暖热闹的滋味,如烟至今难忘。”
“后来……家道中落,父母亡故,如烟流落至此,便再也没尝过那样的味道了。只是那份记忆,却深深烙印在心里。”
“前些时日,听闻花满楼的烤全羊,如烟便想起了这‘火锅’。想着,若是能将这记忆中的美味重现,或许……也能为咱们璇玑楼添些新意。”
柳如烟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解释了“火锅”的来历,又为自己增添了几分令人怜惜的身世背景。
孙舞娘听罢,不由得叹了口气,看向柳如烟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疼惜。
“原来如此,难为柳姑娘还记得这些。”她顿了顿,又问道:“只是,这‘火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怕是不简单吧?那汤底如何熬制?食材如何准备?酱料又如何调配?”
柳如烟微微一笑:“放心。汤底的味道,如烟还记得大概,可以与楼里的厨子们一同参详琢磨,定能调配出几种风味各异的汤底来,比如滋补的清汤,还有……嗯,一种带着些许辛香,能驱寒暖身的‘红汤’。”
她心中暗道:“清汤锅和麻辣锅,这可是火锅的灵魂啊!必须安排上!”
“至于食材,那便更简单了。时令的鲜蔬,各种肉类切成薄片,还有豆腐、菌菇、粉条等等,只要新鲜,皆可入锅。咱们璇玑楼采买食材,向来都是选最好的,这点不成问题。”
“酱料嘛,如烟也记得几种基础的调配之法,比如用芝麻酱、腐乳、韭花酱、香油、蒜泥、葱花、香菜等等,调和而成,客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选择搭配。”
“咱们甚至可以专门设一个‘调料台’,将十数种乃至数十种调料一字排开,让客人们自己动手,调配出独一无二的专属酱料,这亦是一大乐趣!”
柳如烟越说越是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客人们在“调料台”前,兴致勃勃地研究各种酱料搭配的场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