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犯我者,虽远必诛!(第1页)

央视转播席上,当看到林锐领着中国男篮的队员们从球员通道走出时,作为前国手,张卫平指导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的声音,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

“这……这可真真正正,是要改写历史的一刻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只要我们的小伙子们,今晚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这场比赛……”

“那么,我们中国男篮,就将首次,打进奥运会的决赛!”

对于此刻的中国而言,奥运会这三个字,承载着远超体育范畴的,沉甸甸的民族情感。

每一个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都明白,在2004年8月26日,雅典的这个夜晚,他们对这支身穿红色战袍的球队,寄予了何等深沉的期望。

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是厚重的。

是无数个日夜里,看着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升起时,那种发自肺腑的骄傲与自豪。

这种精神,曾被那个被称为“战神”的男人,用最悲壮的方式诠释过。

刘玉栋。

那个哪怕打着封闭,哪怕医生警告他再上场双腿可能就此报废,也要拖着一条伤腿,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国征战的铁血硬汉。

他曾说过:“只要你穿上了这身印着国旗的球衣,你就会感受到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那是一种你无法推卸的东西。”

这不是空洞的口号。

这是融入了一代代中国体育人骨血里的信念。

此刻,在雅典的球馆里,这份沉重的信念,正压在每一个中国队球员的肩上。

姚明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轻松,他反复地拉伸着自己的膝盖。

易建联、朱芳雨这些年轻的队员,则是一脸的兴奋与紧张,他们不停地搓着手。

只有林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他靠在墙边,好整以暇地嚼着口香糖,甚至还有心情冲着场边的摄像机镜头,比了一个“V”字手势。

他当然知道这场比赛的意义。

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地知道,闯入四强,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意味着什么。

但正因为知道,他才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

“嘿,小林,不紧张吗?”

巴忒尔用他那宽厚的肩膀,撞了撞林锐。

林锐吐掉口香糖,笑了笑。

“紧张什么?”

“该紧张的,是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