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
李世民因为受到了思维惯性的影响。
下意识地就觉着,
襄阳和国内的其他州府一样,税入都是有所下滑的。
故而,
在听到韩道明所言后,他也没有细想,便顺嘴点评了几句。
可这话刚一出口,
李世民就忽而发现……
自己刚才,好像听错了什么!
那韩道明说的,并不是“跌了一成”,似乎是……涨了一成啊!
但在全国税收皆有所下滑的大前提下,
襄阳没有理由不跌反涨啊。
于是,为了确认一番,李世民这才脱口而出,问道:
“韩爱卿。
“你刚刚跟朕说的是不是……
“涨了……一成?!”
闻言,韩道明多少是有些懵的。
襄阳税入的确是涨了……
可涨幅不过一成而已,
陛下您用不着这么激动吧?
我这后面还有更大的好消息呢!
这要是跟你说了……
您不会当场晕过去吧?!
因为韩道明不知道今年全国其他州府的税情况,所以对李世民当下的表现,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身为臣子,很多槽只能在心里默默吐了,
回到明面上来,韩道明还是得毕恭毕敬地正色答道:
“是啊陛下!税入比去年涨了一成。
“去年税入是七万七千贯!
“而今年是八万五千贯!”
说着,韩道明还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奏疏,经由内侍,递交到御案之前,又道,
“此为我襄阳今年税入明细,请陛下过目!”
“真的涨了一成啊!”李世民在得到了韩道明肯定的答复后,又随手翻了翻那张奏折,看着那一串串数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把一旁常年伺候皇帝的那位内侍,都瞧得有些微微吃惊。
他知道,李世民身为帝王,城府极深,喜怒根本不形于色。
这么多年以来,连他都很少看见李世民,会像今天这样开心的笑出来了。
“好!好!好!”李世民按下奏折,对韩道明连呼四个“好”字,末了还不忘再多添上一句,
“韩道明,你很好!
“看来,朕的眼光没有错。让你去做这个襄阳刺史,很对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