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杨姑娘,熬夜会变小的(第1页)

潼关,西依秦岭,东临黄河,南接商洛,北邻渭水,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险峻,关隘雄伟,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大军抵达潼关时,正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关墙上,将其映照得一片金黄,有那味儿了。

李承乾的目光扫过前方巍峨的关隘,心中感慨万千。这潼关,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更替,又埋葬了多少英雄的白骨。

“殿下,潼关守将王方翼已在关内等候多时。”李道宗催马来到李承乾身侧,沉声禀报。王方翼,乃是太原王氏子弟,不过是旁支,为人忠勇,颇有将才,因其家族背景与此次叛乱的几家门阀并无瓜葛,反而有些疏远,故而李世民在得知叛乱消息后,便急调他加强潼关防务。

“传令下去,大军入关后,择地安营。斥候营即刻出动,务必探明叛军动向!”李承乾下令道。

“遵命!”

大军鱼贯入关,王方翼早已带着一众属官在关门内恭候。见到李承乾的帅旗,王方翼连忙带头上前,单膝跪地:“末将王方翼,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将军免礼,快快请起。”李承乾翻身下马,亲自扶起王方翼,“此番平叛,还需王将军多多协助。”

“殿下言重了!末将奉陛下旨意,镇守潼关,自当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王方翼神情恭敬,言语间却也能看出他是个干练之人。

一番寒暄之后,李承乾便将安营扎寨之事交给了李道宗和王方翼。李道宗经验老到,王方翼熟悉地形,二人配合,很快便将三万大军安置妥当。军营依山而建,背靠关墙,面向东方,营寨布置井然有序,防卫森严。

中军大帐之内,李承乾高坐主位,下首处是副帅李道宗,再往下便是程处默、秦怀道、王方翼等一众将领。

“王将军,”李承乾看向王方翼,“孤一路行来,斥候来报,叛军主力似乎尚未抵达。你镇守潼关多日,可知晓叛军的具体动向?”

王方翼起身拱手道:“回殿下,据末将连日探查,齐王李祐的三万叛军,号称‘齐鲁义军’,前锋约五千人,由郑氏子弟郑希文统领,已于昨日抵达华阴县一带,距离潼关不足百里。其主力大军,则在后方约五十里处,行动似乎颇为迟缓。”

“哦?行动迟缓?”李承乾眉头微挑,“可知是何缘故?”

“据抓获的几名叛军溃兵交代,似乎是叛军内部粮草调度出了些问题,加之那些所谓的‘义军’,多是临时招募的农夫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