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港联科创研发中心,深夜十一点。
偌大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二十多个工程师围在一台精密设备前,眼睛都红了。
“再试一次!”
主工程师李志强擦着额头的汗,声音沙哑。
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八十个小时,就为了攻克集成电路的最后一道难关。
“李工,电路板的蚀刻精度还是达不到要求。”
一个年轻工程师摇头。
“按照现有的工艺,我们最多只能做到50微米,但是要达到姜总的设计要求,至少需要20微米。”
“这在技术上根本不可能!”另一个老工程师叹气,“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设备。”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姜楠走了进来。
“姜总!”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姜楠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家疲惫的神情,点点头:“都累了,先休息一下。”
“姜总,我们…”李志强想解释。
“我知道问题在哪。”姜楠走到设备前,“给我半个小时。”
众人面面相觑,但都识趣地退到了一边。
姜楠打开系统商城。
【宿主,检测到当前技术瓶颈,推荐兑换:精密光刻工艺完整资料包,价格:50,000情绪点。】
姜楠毫不犹豫地点击兑换。
瞬间,无数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原理涌入脑海。
从光刻胶的配方到离子注入的参数,从晶圆切割到封装测试,整个集成电路制造的完整技术链条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这些技术,领先这个时代至少三十年。
【叮!来自李志强等工程师团队的期待、崇拜情绪+4500!】
姜楠走到黑板前,开始画图纸。
“李工,你们的思路没错,但是方法有问题。”
他的手在黑板上快速移动,复杂的电路图和工艺流程图飞快地出现。
“光刻的精度不够,我们可以用多重曝光技术,配合化学气相沉积…”
“离子注入的能量太低,调整磁场强度到这个数值…”
“清洗工艺要改,用这个配方的溶液…”
工程师们越听越震惊。姜楠说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是他们从未听过的,但听起来又合理得让人无法反驳。
“姜总,您说的这些技术…”李志强结结巴巴,“真的可行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