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以琴为盾(第1页)

梁老和赵伯带来的消息,如同阴云笼罩了小院,但并未能摧垮院中人的意志。相反,一种同舟共济、抵御外侮的凝聚力,在顾言、沈星晚乃至懵懂的念初之间悄然生成。

顾言不再仅仅是沉默地等待。他开始更系统地整理工棚内的工具和材料,将一些过于珍贵或不便示人的物件,转移至更为隐蔽稳妥之处。他甚至带着沈星晚和念初,熟悉了小院后山几条少有人知的隐秘路径,以备不时之需。他的动作依旧沉稳,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警醒,如同一头守护领地的孤狼。

沈星晚则更加沉静。她将对外界风雨的担忧,全部转化为提升自身技艺的动力。她不再仅仅满足于修复与制作,而是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对“道”的理解,融入到手下的每一刀、每一刨之中。她反复练习着顾言教导的所有基本功,将“稳、准、匀”的要求刻入骨髓;她更深入地钻研那卷殿宇结构图和浑仪模型,试图从宏观的力学平衡中,领悟更深层次的守护之道。

她知道,真正的守护,不仅仅是武力上的对抗,更是技艺与心性的绝对强大。只有自身足够坚实,才能成为顾言可靠的臂助,才能护住他们共同珍视的这片天地和那份传承。

这日,她向顾言提出了一个想法。

“顾老师,我想……为‘玄天青’制作一张琴桌。”

顾言有些讶异地看着她。琴桌看似简单,但要真正配得上“玄天青”这般具有灵性的古琴,却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稳固,更需要与琴的气韵相通,方能不压琴音,不损琴魂。

“你想怎么做?”他问道,目光中带着探究。

沈星晚走到工棚一角,指着那几块之前顾言带她从后山溪涧旁找回的、形态奇崛的阴沉木料和那块巨大的、用作金丝楠木大案托泥的紫榆木根料剩余部分。

“我想用它们。”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阴沉木历经劫难而不朽,其性沉静坚韧,可为琴桌腿足,取其‘定’意。紫榆根料虬劲有力,曾托举千钧,取其‘承’意。我想做一张……能与‘玄天青’共呼吸、同振动的琴桌。”

她的想法大胆而富有创意。用这些充满自然野性力量、本身就蕴含“守护”意象的木料,来制作一张承载“玄天青”的琴桌,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宣言。

顾言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激赏。他没有反对,只是点了点头:“好。需要什么,自己取。”

获得了顾言的支持,沈星晚立刻投入了工作。她先是对着那几块形态各异的阴沉木和紫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