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瞻仰凌烟阁功臣画像(第1页)

凌烟阁乃大唐至高圣地,寻常官员连踏入门槛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瞻仰开国功臣的画像了。

以李乾如今的战功,能获准入阁已是皇恩浩荡。若想更进一步瞻仰功臣画像,非得再立下几场赫赫战功不可。

除非他能一举荡平吐蕃,或许才配得上这份殊荣。

更何况,此番竟是玄宗皇帝亲自陪同观览!

自贞观以来,满朝文武,有几人能得此殊遇?

“臣,叩谢陛下隆恩!”

李乾难掩激动之情,二十四功臣中,李靖、徐懋功等人皆是他仰慕的军神,今日竟能亲瞻遗容,实乃三生有幸。

李隆基见其欣喜若狂,还道是因自己亲自作陪所致,龙颜大悦。

为君者,最乐见的莫过于臣子因君恩而感佩涕零。这般掌控人心的快意,正是帝王独有的享受。

“开阁。”

随着天子一声令下,内侍疾趋向前,小心翼翼地推开朱漆大门,躬身侍立两侧。

步入阁中,但见一尘不染,陈设井然。

二十四幅真人等高的功臣画像依次陈列,笔法精妙,气韵生动。这也难怪,毕竟是阎立本亲绘,褚遂良题字,堪称大唐书画双绝。

“凌烟阁分三层。”李隆基兴致盎然,亲自指点道:“最内层供奉宰辅重臣,中层陈列功勋卓着的王侯,外层则是其余功臣。”

李乾的目光被一幅武将画像牢牢吸引。画中人身披明光铠,按剑而立,虽只绢帛所绘,却自有一股气吞山河的威势扑面而来。

“此乃胡国公秦琼。”李隆基娓娓道来,“他与尉迟敬德并称双雄,三鞭换两锏的典故至今传颂。可惜早年征战留下暗伤,晚年难再驰骋沙场,故而功绩稍逊敬德一筹。”

确实,秦琼虽因伤病所限,战功不及尉迟恭,却仍以盖世勇武跻身凌烟阁末席,足见太宗对其的器重。

听及两位门神的传奇佳话,李乾心驰神往,当即对着秦琼画像深深一揖。李隆基见状,龙目含笑,领着李乾继续向前瞻仰。

依次看过张公瑾、屈突通、张亮等功臣画像,二人来到中层。此处画像虽少,却尽是震古烁今的人物。

“此乃卫国公李靖。”李隆基指着画像,语气中难掩自豪,“我大唐之所以能威震四海,正是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纵是昔日仇雠,只要才堪大用,一样能成就一番功业。”

说着,玄宗不自觉地昂首挺胸,继续道:“当年李靖察觉高祖欲起兵,星夜兼程赶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