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奇塔瑞入侵之战,纽约变得很热闹。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巴西,同样也很热,也很闹。
圣保罗的自由区(Liberdade),是巴西著名的日裔聚居区域,但当白天的阳光退去后,夜晚便显露出与白天不同的底色。
街边的日文招牌在霓虹灯下闪烁,与葡萄牙语交织,形成一种奇异的混搭感。
在这里,一个穿着略显花哨、步履有些虚浮的老年白人男子,正操着磕磕巴巴的西语,向一个卖手工品的日裔老摊主比划着“多少钱”。
他头上扣着一顶俗气的“我爱圣保罗”棒球帽,大晚上还戴着墨镜,脖子上挂着个早已停产的傻瓜相机,活脱脱一个来南美寻找“异域风情”(或许还包含某些特殊服务)的退休美国佬形象。
这正是夜魔侠师父棍叟,给自己做出的伪装。
他想要让自己“显眼”一点,更像一个有点糊涂、有点好色、还有点钱的老游客。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找到老熟人深入交流一下。
“这个……多少钱?”
棍叟指着一个小工艺品,故意把话说得很大声。
虽然他说的是西语,但是那个日裔的摊主,却用带着口音的葡萄牙语报了个价。
棍叟摆摆手,装作听不懂,又用英语夹杂着几个半生不熟的葡萄牙语单词:“No, no… 漂亮的,霓虹姑娘?哪里有好玩的?”
他嘴角微微翘起,做出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摊主露出一副“你早说啊”的表情,看在棍叟掏出美元的份上,热心地给他指了一条通往街道深处、里面亮着一些暧昧灯光的小巷子。
虽然他没有说话,但是依靠和夜魔侠一样的超级听力,棍叟还是“听”出了摊主抬手的动作。
棍叟立刻露出“心领神会”的傻笑,塞给摊主一张小费,摇摇晃晃地朝着那条巷子走去。
巷子深处,有些音乐声传来。
不过,不同于巴西当地常见的放克(Funk)音乐和桑巴舞曲,这条小巷子里响起的居然是正宗的霓虹小调。
这条小巷里,传统的日式灯笼与廉价的粉色霓虹灯混杂,居酒屋和明显带有风月色彩的酒吧毗邻而立。
而在暗处,一些穿着黑色西服、脖颈或手背隐约露出刺青的男子,在门口或暗处冷眼打量着来往的人。
他们的站姿、眼神里的戾气,与普通当地黑帮不同,带着一种霓虹极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