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归乡(第1页)

七月的天,整个天地如巨大火炉,无情炙烤着鄂西南的山水。蝉鸣声嘶力竭,汇成一片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海洋。尘土被晒得在热浪中微微蒸腾。

秦茂才抹了一把额头上滚落的汗珠,看着眼前略显拥挤的景象,早已算计周全,提前在码头定下了一艘比以往都大的乌篷船。

此刻,这艘船正稳稳地泊在武昌码头,船老大早已搭好跳板等候。船旁,除了自家的那头健壮毛驴拉着的小驴车,还多雇了一架牛车。两架车上,堆满了小山似的物件。

用油布仔细盖着,却也掩不住里面透出的喜气:成匹的青布、蓝布,扎着红绸的点心盒子,还有城里买的盐、针头线脑等日用之物。秦茂才又让儿子秦明文带了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那是专门用来操办秦思齐秀才宴席的底气。

秦茂才又接着指挥着“明文,丰田,手脚麻利点!别把布弄脏了!”几人吭哧吭哧地搬着最后几件行李上船,秦思齐的书本最让人小心,足足一大箱子。

一行人共六位,众人依次登上乌篷船。船舱里还算宽敞,但闷热异常。船老大一声吆喝,竹篙一点,乌篷船便离开了喧嚣的码头,滑入清江支流平缓的水面。两岸青山相对出,碧水悠悠,总算带来了一丝流动的凉风。亲茂才站在码头高处,目送弟弟秦茂山一行人开来。

抵达恩施码头时已是第二日午后。码头上依旧喧嚣,热浪扑面而来。

秦茂山吩咐着:“大安,明文,去叫车!”很快,两架结实的牛车被雇了过来。车夫看着堆成小山的礼物,咋舌道:“哟,这位老爷,这是办大事啊!”

秦茂山挺直腰板,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族里小子争气,中了秀才,回来答谢乡亲父老!”一番讨价还价,六百文钱花出去,才租下这两辆牛车,堆满带回来的礼物,发现没有多少位置。

秦茂山看看车,又看看人:“坐不下了,老规矩,思齐和你娘坐车,其他人轮换着走。”

“村长,不必如此。”秦思齐立刻开口,声音清朗而坚定,“路途不算太远,我正好走走活动筋骨。让娘坐车就行。咱们轮流走就行。”他态度坚决,不容分说。

秦母本想推让,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最终点点头。开始顶着烈日步行回乡。

归家的兴奋冲淡了疲惫和炎热。秦明文盘算着宴席的安排,时不时询问二叔和秦思齐的意见。秦思齐耐心听着,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既尊重长辈,又不失主见。

话题不知怎么得渐渐发散开去,说起村里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