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疫情起(第1页)

知府衙门内,武昌知府周兆麟。案几上,摊着一份八百里加急公文,巡抚衙门的回复终于到了!打开信封逐句地读下去,紧锁的眉头先是松开,随即又拧得更紧。

巡抚的手令写得明白:着武昌府即刻按《大封会典》历年洪水成例办理!首要便是“清理秽源,以防疫疠”!同时严令地方官绅,开仓平粜,安辑流民,分划区域,严防民变!疫情散开!

周知府对外喊着:“来人!传府同知、通判、经历、照磨,还有卫所的陈千户!立刻到二堂议事!”

府衙这台因洪水而瘫痪的机器,在巡抚严令的驱动下,重新开动起来。一道道盖着鲜红府印的告示刷上城墙根下,传递着令:

“府衙饬令:凡江河水道所见人畜尸骸,着附近保甲、船户即刻打捞,运至乱葬岗深坑掩埋,撒以生石灰!每捞埋一具,赏糙米半升!知情不报、任其漂流者,枷号示众!”

“即日起,于各灾民聚集点设粥厂数处,按丁口每日施粥一次!严禁哄抢,违者严惩!”

“着令水性精熟者,于水流稍缓处下网捕鱼,所得之鱼,七成归公,三成自留,以补粮秣之不足!”

“城外灾民,按籍贯、乡里重新编伍,划区安置!各保甲长严加管束,不得随意走动!凡有煽动滋事、妖言惑众者,立斩不饶!”

命令下达,开始是零星试探性的行动。几个汉子,为了那半升糙米,强忍着巨大的恐惧和恶心,用自制的简陋钩杆,从浑浊的江边浅滩和护城河的死角里,费力地拖拽起尸体。

运往城西那早已挖好的巨大深坑。生石灰被成袋地倾倒下去,覆盖其上,再覆上薄土。每一次倾倒石灰升腾起的白烟。

江边,几条渔船在浊流中。渔网撒下,很快鱼堆满了一小船的鲫鱼和杂鱼。煮汤分食,在众多人面前,显得过于少,不少人为此发生争执。

最艰难的是灾民的编伍分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百姓,如同惊弓之鸟,本能地抗拒着官府的驱赶和分隔。衙役和临时征召的民壮挥舞着水火棍,将人群分割成一个个稍小的方块。

秩序的重建,每一步都伴随着混乱和血泪。但棍棒和衙役腰间明晃晃的腰刀,终究是暂时压服了混乱。一片片用草绳和木桩勉强圈出的安置区在城墙下形成。

或许是母亲长江愤怒发泄完了,持续了近五天的暴雨停了。云并未完全散去,但缝隙中竟透下了久违的光。

浑浊的长江水位,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地下降。被淹没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