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提刀(第1页)

连续七日的涤秽之战,武昌城的街巷终于打扫完淤泥与垃圾。清扫过的石板路虽依旧坑洼,却露出了本来的青灰色;堵塞的沟渠被疏通,浑浊的污水裹挟着最后的秽物流入城外;低洼处的水坑被填平,泼洒上厚厚一层生石灰。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双布满血泡和老茧的手,是李通判与座城池每一个角落的身影共同奋斗的结果。

每日清晨,天光未亮,府衙前那条刚刚清理干净的街道上,便已站满了各坊的里长和保甲头目。他们同样戴着粗麻口罩,眼中带着疲惫,却也有了一丝不同于往日的精光。

李通判一身箭衣,裤脚高高挽起,沾着泥点,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声音透过简易的铁皮喇叭,清晰而简短地部署当日的清扫区域、石灰分发数量、垃圾清运路线。

没有官腔,只有脚踏实地的指令,高声吩咐着:“西城根下那片死水洼,赵里长,今日务必填平!石灰要足!东市口那几堆垃圾,钱保正,你的人手翻倍,午时前清走!” 被点到名的里长保正,下意识地挺直腰板,高声应诺。

部署完毕,李通判跳下木台,随手抄起靠在墙边的一把铁锹,大步流星地走向当日最脏最累的片区。差役们紧随其后。他不再仅仅是督工者,而是成了最卖力的清理着。

哪里淤泥最深,他就出现在哪里,铁锹翻飞,污浊的泥浆溅上他的衣襟、脸庞也毫不在意。哪里搬运重物的民夫脚步踉跄,他便伸手托一把,口中还呵斥着旁边偷懒的衙役:“愣着干什么?搭把手!”

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后背,在深色布料上洇开大片深色的汗渍。正午毒辣的日头下,他摘下口罩一角,仰头灌下几口防疫幺水。

百姓们远远地看着,起初是惊疑,随即是难以置信的震动。那挥动铁锹的,是武昌府的堂堂通判大人!是与他们一同在泥泞污秽中打滚的官!街头巷尾,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暗流涌动:

“看!李大人真在铲泥!”

“肩膀都磨破了!昨儿我看见,血都渗出来了……”

“为了咱们这破地方,李大人这是把命都豁出去了啊!”

“跟着李大人干!清理干净了,瘟神就走了!”

无声的感召,比任何檄文都更有力量。麻木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佝偻的脊背挺直了几分。清扫的队伍里,自发加入的百姓越来越多。

铁锹、扫帚、簸箕,甚至自家的门板、破筐,都成了运输污秽的工具。武昌城在一种近乎悲壮的集体意志下,冲刷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