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来了,坐。”李通判指着下首的椅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和煦,甚至带着几分长者对亲近后辈的亲切。他亲自给秦思齐倒了一杯热茶,“这段日子,辛苦你了。衙门里千头万绪,钱粮账目更是重中之重,多亏有你这样细致可靠的人把关,本官才能放心。”
“大人谬赞。”秦思齐欠身接过茶盏,态度恭敬而谦卑,“都是思齐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大人运筹帷幄,殚精竭虑,方是真正辛苦。若非大人调度有方,武昌城焉能有今日之局面?思齐不过是依令而行,做些案头功夫罢了。”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感激与钦佩,全是附和与吹捧,将自己完全定位成一个执行者、一个仰慕者,绝口不提任何个人见解或辛苦。
这番话显然说到了李通判的心坎里。他捋着修剪整齐的胡须,朗声笑道:“哈哈,思齐你过谦了。你的才干,本官是看在眼里的。此番大疫,于武昌是场劫难,于你我,也未尝不是一场历练。” 他话锋一转,带着志得意满的矜持,“京里和省里,已有风声传来。本官此番,怕是要挪挪地方了。”
秦思齐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和关切:“哦?恭喜大人!此乃朝廷识人之明,大人实至名归!只是不知大人将高升何处?是外放一州知州,牧守一方?还是……”
李通判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和试探:“具体还未定论。按常例,此番功绩,擢升知州(正五品)亦是应当。不过嘛……”
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京中座师亦有意召我回京,入六部历练。或是在户部、工部,任个主事(正六品)。虽品级略低,然则京官清贵,接近中枢,前程更为广阔。这其中的取舍,就要看各方角力与人情往来了。”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眼神却瞟向秦思齐,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秦思齐心中了然。李通判这是在为后续的人情往来铺垫,也是在试探他秦思齐是否值得投资或带走。他立刻做出心悦诚服、眼界大开的表情,赞叹道:“大人深谋远虑!无论是牧守一方,还是入值中枢,皆是我武昌百姓之福,亦是大人鹏程万里之始!无论大人作何选择,思齐唯有钦佩与祝福!”
他只谈钦佩祝福,绝不妄议选择,更不表露任何跟随的意愿。
李通判对他的反应似乎很满意,笑容更深了几分:“嗯,你有此心便好。对了,文焕年前会从东林书院回来过年。你们是同窗好友,届时定要好好聚聚,叙叙旧情。”
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