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继续拜访(第1页)

周夫子也不推辞,笑着让秦思齐坐下,让小厮上茶。他饶有兴致地看了看茶叶,点点头:“好东西,思齐你有心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近况。秦思齐犹豫了一下,还是提起了上午去郑夫子家的事情,声音低沉:“夫子,学生今日上午先去拜望了郑夫子,未曾想郑夫子他已在九月疫中仙逝了…” 他说着,眼圈又有些发红。

周夫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他放下茶罐,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翠竹,沉默良久。

“郑兄…唉!”周夫子声音带着哽咽,“我与他相交二十余载,亦师亦友。他性情方正,学问扎实,育人无数。这消息我早已知晓。只是每念及此,痛彻心扉!大疫无情,竟夺我挚友,损我武昌文脉!”

转过身,眼中含着泪光道:“你能在此时,不忘师恩,亲往祭奠,在灵前执弟子礼奉茶,郑兄泉下有知,必感欣慰。思齐啊,尊师重道,此乃读书人之本。你今日之举,老夫看在眼里,甚慰!甚慰!”

周夫子重新坐下,看着秦思齐的目光充满了赞许和慈爱:“郑兄虽去,但他的精神,他的教诲,当由你等学子铭记传承。我观你言行,沉稳有度,知进退,明事理,在府衙历练一番,亦是难得的人生学问。郑兄若知你如此,定也会含笑九泉。”

周夫子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松了些:“好了,逝者已矣,生者当勉励。思齐,以后若无要事缠身,常来我这着坐坐。老夫虽老,但学问尚在。你我亦可探讨些学问,说说这世道人心。读圣贤书,亦需观当世事。你在府衙所见所闻,未必不是一部活生生的《资治通鉴》。”

秦思齐心中感动,连忙起身行礼:“夫子厚爱,学生感激不尽!能常聆夫子教诲,是学生莫大的福分!学生定当常来叨扰!”

二人又闲谈了小半个时辰。周夫子问了问秦思齐在府衙的具体工作,对秦思齐精于算数全学院都知道,也随口点评了几句时政。秦思齐谨慎应答,只谈实务,不涉机要,但言语间流露出的见识和对公文措辞的理解,让周夫子频频点头。

不知不觉,日影西斜。秦思齐起身告辞。

周夫子亲自将他送到书房门口。他拍了拍秦思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思齐,临别之际,为师再赠你一言,亦是昔日郑兄常提及,亦是老夫毕生所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莫负此心,处处皆可读书。”

秦思齐对着周夫子,深深一揖,久久不起:“夫子金玉良言,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