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战后新篇第430集:教育合作推进(第1页)

在艾泽星系核心行星临时文明管理委员会的教育规划处,陈宇与灵羽文明教师、磐岩文明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教育合作事宜。

他们深知,教育是文明发展的基石,在战后的重建阶段,通过教育合作促进各文明间的知识共享和人才培养,对于九个原生文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陈宇率先发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我们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教育合作是推动我们共同进步的关键。

每个文明都有独特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我们要相互学习,整合资源,为培养适应星际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灵羽文明教师微微点头,说道:“没错,我们灵羽文明在生物科技和飞行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在我们的星球,孩子们从小就学习与飞行生物相关的知识,了解它们的习性、基因奥秘,这对我们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认为可以在合作课程中增加这些内容,让其他文明的孩子也能接触到独特的生物科技知识。”

磐岩文明代表则强调基础科学和矿石加工技术的重要性:“基础科学是一切科技发展的根基,我们磐岩文明在矿石加工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

从矿石的开采、提炼到制成各种强大的武器和坚固的防御装备,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知识。

我们希望能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合作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陈宇认真倾听着双方的观点,心中快速思索着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融合在一起。

他提出:“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跨文明课程体系,涵盖星际历史、多元文化、融合科技等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文明学生的特点设置弹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学到感兴趣的知识。”

然而,在讨论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分歧出现了。

灵羽文明教师希望增加自然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生物科技和飞行技术,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磐岩文明代表则更看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担心过多的实践课程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科学的掌握。

面对分歧,陈宇耐心地协调:“我们可以在保证基础科学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实践课程。

比如,在学习生物科技知识时,安排学生到模拟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实验;

在学习矿石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