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泽星系核心行星临时文明管理委员会那宽敞而明亮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
13位天赋职业者与九大原生文明的代表齐聚一堂,他们的脸上既有历经战火后的疲惫,又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此次会议,是对“战后新篇”的全面总结,也是为即将开启的“深度融合”阶段探寻方向。
赵阳,这位法家代表的管理学家,率先站起身来,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开始汇报资源调配和经济发展情况:
“自战后以来,我们在资源调配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
针对砾岩文明、炎烈文明、灵耀文明和暗影文明母星系的重建需求,我们合理分配了物资和人力。
星际维修工业舰不停地穿梭于各个星系,为修复工作运送着关键的设备和材料。
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初步建立了各文明间的贸易体系,虽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资源运输成本较高、部分文明产业对接困难,但总体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文明通过合作,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实现了优势互补,为未来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林晓,墨家的科学家,接着分享科技合作成果:“在科技领域,我们与各文明的合作成果显着。
和灵耀文明共同研究其先进的能量技术,将其与蓝星的机械技术融合,研发出了新型的能量驱动装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与霜寒文明合作改进低温能量技术,应用在了星际后勤保障舰的冷藏系统上,大大提升了物资保存的质量和时间。
不过,在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像能量兼容性和技术标准差异等问题,但通过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都逐步得到了解决。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探索更多领域的合作,提升整个联盟的科技实力。”
苏瑶,儒家的文学家,微笑着展示文化融合成就:“文化融合是我们战后的一大亮点。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各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霜寒文明的冰雪艺术、灵羽文明的自然崇拜文化与蓝星文明的传统文学相互碰撞,产生了许多新的灵感。
我们共同创作出了大量融合多种文明特色的作品,像结合了霜寒文明冰雪元素和灵羽文明飞行姿态的舞蹈,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还增强了各文明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将各文明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