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信笺后,江祈年并未改变自己既定的路线,但却加快了一些脚程。
次日傍晚,盛泽镇终于出现在他的眼前。
作为江南丝绸重镇,盛泽果然比沿途村落繁华许多,商铺林立,车马粼粼,空气中仿佛都飘着蚕丝的清香。
然而细心观察下,依旧能发现街巷间衣衫褴褛的乞丐和神色疲惫的织工。
归家院位于镇东一处临水的清幽之地,粉墙黛瓦,庭院深深,颇有几分隐逸之气。
江祈年刚至门前,徐佛已带着两名青衣小婢含笑迎出。
“江公子果然守约。”
她盈盈一礼,眼波流转间将江祈年从头到脚细细打量:“这一路可还顺利?”
“承蒙挂念,一路顺畅。”
江祈年将马鞭交给小厮:“江南水乡,别有一番风味。”
徐佛今日换了身藕荷色竖领长衫,发间只一支白玉簪,比在金陵时更显明媚。
她引着江祈年来到一处临水的敞轩落座,轩外小溪潺潺,几竿翠竹摇曳生姿。
侍女奉上刚沏好的碧螺春,茶香氤氲。
徐佛亲自执壶为江祈年斟茶,动作优雅从容。
“江公子一路辛苦,寒舍简陋,唯清茶尚可待客。”
“徐大家客气了。”
江祈年浅啜一口,赞道:“临水品茶,还有美人相伴,此乃美事。”
听到这话,徐佛眸子里闪过了一丝意外。
她从前接触之人,大多都是附庸风雅、虚与委蛇,或是贪图美色之人。
然而江祈年却如此坦荡的称赞,眸子却十分清亮,没有那些恶心的光芒,实在特别。
“公子在秦淮河畔一句‘笙歌曼舞遮不住,城外流民啼饥寒’,真乃振聋发聩。”
徐佛受到坦荡气氛的影响,也是轻叹一声。
她眉宇间染上忧色:“听闻近日京城剧变,新皇登基,魏公公失势,依公子来看将来形势会如何发展......”
“哦?”
听到这话,江祈年眸子轻闪,大概明白了徐佛在担忧什么了。
无非是天下动乱,王朝末年罢了。
毕竟,像她这等女子,在乱世之中便如同无根浮萍一般,朝不保夕。
“夫人倒是消息灵通。”
江祈年点头:“近来京中的确发生了大事,先帝驾崩,信王朱由检在英国公的护持下成功登基,改元崇祯,不过天高皇帝远,江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