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香软玉在怀,幽香扑鼻,梨花带雨,声声泣诉。
江祈年也不是坐怀不乱的圣人。
烛火摇曳,罗帐轻垂。
这一夜,深宫寂寂,唯有情潮暗涌,低吟浅唱。
(此处省略五万字......)
接下来的两日,洛阳城的气氛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度过。
大国师江祈年深居简出,很少露面,但无人敢忽视他的存在。
而光禄勋卫青,则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治军才能。
他雷厉风行,整肃军纪,将董卓留下的西凉军与原本的宫廷禁军打散重组。
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很快便赢得了底层士卒的敬畏。
更令人侧目的是,他从中精心挑选出八千精锐,亲自操练,准备练出王牌精骑。
要知道,历史上的卫青便尤为擅长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战场半径动辄数千里,面对的是机动性极强、全民皆兵的游牧帝国。
他是历史上早期大规模运用骑兵集团机动作战的大师,精于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
可以说,卫青对骑兵的运用达到了冷兵器时代早期的巅峰,比起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西凉铁骑”,公孙瓒的 “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等,还要胜出许多。
江祈年也很期待,卫青在东汉末期练出一支天下无敌的铁骑,将会是何等情形。
眼见大国师地位超然,深得帝后信重,有神鬼莫测之能,其麾下卫青又掌控了京城兵权,洛阳城中的权贵们心思活络起来。
各种拜帖、礼物如同雪片般送到了江祈年的手上,邀请他赴宴的帖子更是络绎不绝。
其中一份,来自司徒王允。
“王司徒?”
江祈年看着手中制作精美的请柬,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这位在演义中献上貂蝉、施展连环计的老狐狸,终于按捺不住了。
“哦?先生准备赴宴吗?这王司徒有何特殊之处?”
一旁,依靠在江祈年身上的何皇后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这两日邀请江祈年的权贵们数不胜数,收的的拜帖和请柬,就算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张了。
江祈年全都给推了,可唯独收下了这王允的请柬。
“我想确定一件事儿罢了。”
江祈年笑了笑。
来到这方世界后,他一直在思考是此方世界是演义世界,还是历史世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