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马秀英和张嫣两位大明皇后急切,江祈年整理了下思绪后,在群聊中缓缓道来。
【岁安祈年】:“二位娘娘稍安。大明之亡非一日之寒,更非崇祯一人之过,实乃积重难返,沉疴入骨。”
【嫣然烬玉】:“先生此言......何解?”
【大脚马皇后】:“还请郎君解惑......”
【岁安祈年】:“万历怠政数十年,党争耗空国力;天启纵容阉党,厂卫横行如虎狼;土地兼并致流民百万,辽东战事耗空国库,江南富商偷税漏税,而朝廷为填补亏空,竟向西北赤贫之地加征‘三饷’,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逼民造反,此乃......积重难返之局。”
江祈年字字如刀,剖析着明末沉疴。
【大脚马皇后】:“土地兼并?咱和重八当年清丈田亩编《鱼鳞图册》,不就是为了把田产登得明明白白,让百姓别被苛税逼走吗?”
马秀英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她清楚地记得,朱元璋登基后确实派官员丈量土地、按图征税,还杀了不少隐瞒田产的豪强,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太严重的土地兼并。
【岁安祈年】:“制度再好也抵不过人性贪婪。就说江南吧,万历年间好些县的佃农都占了十之八九,福王封地里光庄田就两万顷。到崇祯那会,北边天灾不断,官府还在加‘三饷 ’,全国七成良田集中在不到一成的人手中,百姓流离失所,这才有了李自成振臂一呼,百万响应的局面。”
【嫣然烬玉】:“那......那朝廷就不能改革吗?”
张嫣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最后一丝希望。
【岁安祈年】:“改革?坏就在坏在改革上。”
江祈年摇了摇头。
要是崇祯安稳一点儿,说不定大明还能多坚持两年呢。
【六宫之主】:“大明积重难返,改革确实很难拯救一个末代王朝,不过再怎么也能有些用处吧,怎么还会更差呢?”
【观音婢】:“的确如此。”
群中的皇后都有些不解。
见状,江祈年便将崇祯帝的离谱操作给发了出来。
【岁安祈年】:“这就要说崇祯帝了,他虽勤政节俭、励精图治,却刚愎多疑,刻薄寡恩,继位后十七年间了十九任内阁首辅,朝令夕改,无人敢担责。”
【独孤天下】:“这......亡的不冤。”
【六宫之主】:“确实如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