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第1页)

几天后,经过方元再次剪辑的《疾速追杀》,重新进行试映。

果然,他的判断没有错。

原先那版叙事节奏出现了问题,不能以原版为参考。

现在这一版,试映反馈极其热烈,评分刚好达到A+水准。

其他不说,至少质量上应该不再存在问题。

这时,方元想起《超人归来》的情况。

“我记得华纳根据试映的负面反馈,也打算对影片进行调整。”

“但因为高昂的成本和档期压力,最终只做了有限修改……”

比如删减部分文戏,增加少量动作镜头,调整结局。

不过补拍只有更多超人飞行的特效镜头,但没有增加大型战斗场面。

原结局更开放式,试映后改为更明确的英雄回归宣言。

华纳高层有考虑重拍第三幕,但预算超支只能放弃。

并且导演布莱恩·辛格坚持“浪漫史诗”风格,拒绝向更娱乐化的《蜘蛛侠》靠拢。

殊不知,《蜘蛛侠》第一部和第二部,试映评分都有A+。

《超人归来》的A-,着实风险太大。

所以,前世《超人归来》的全球票房只有3.91亿美元。

距离5亿美元回本线,差距极大。

可以说是亏到姥姥家了。

甚至口碑也不行,烂番茄新鲜度76%,影评人认为“视觉精美但叙事保守”。

观众评价两极,粉丝赞赏这部影片是对1978年《超人》的致敬,但普通观众认为沉闷无聊。

其实,《超人归来》的试映评分A-,已经预示其市场风险。

但华纳因制作压力并未彻底整改,还有导演布莱恩·辛格的坚持,导致影片在“怀旧致敬”与“现代超英娱乐性”之间失衡。

制作成本2.7亿美元,相当于20亿RMB。

全球票房3.91亿美元,注定《超人归来》巨大亏损。

所以,华纳不得不放弃续集计划。

直至2013才又重启,改为《超人:钢铁之躯》,神作诞生。

毕竟《超人:钢铁之躯》可是扎克·施耐德执导, 克里斯托弗·诺兰担任执行制片人。

所以,原来诺兰才是华纳真正的救世主?

“这次应该是稳了,脚踩超人为《疾速追杀》奠定大爆之势。”方元心情放松了许多。

不然你以为他选择和《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