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9日,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是来自俄罗斯导演帕维尔·龙金的《奥斯特罗夫》。
红毯环节,众多明星与电影人盛装亮相,包括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导演、演员及评审团成员。
开场致辞,主持人回顾了本届电影节的亮点,然后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佳辉哥,放轻松。”方元注意到坐在自己身旁的梁佳辉,额头都开始冒出冷汗。
“我不紧张,我很放松。”梁佳辉下意识回道。
“嗯嗯,我知道。”方元忍不住笑了笑,“这次无论结果如何,你在我心中都是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
梁佳辉沉默不言。
要说对国际三大电影节的影帝没有幻想,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听方导的意思,他似乎希望很小?
没错,方元确实是这么想的。
因为他非常清楚,电影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奥斯卡这样的行业奖,有的影片可以从头赢到尾。
那么国际电影节,绝对没这个可能。
谁说分蛋糕的艺术,就不是艺术了?
“评审团至上”的传统,注定了即便是威尼斯这样的先锋电影节,也无法免俗。
当然,要是梁佳辉真能拿到影帝。
那么说明后面的奖项,基本和《梵高之死》无缘了。
另一边,《三峡好人》剧组,贾樟科面色平静。
此时,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颁发给了华语电影《马背上的法庭》。
而他的纪录片《东》,同样获得地平线单元奖项,最佳纪录片。
“机会很大。”贾樟科心中默默想道。
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明显对于华语电影非常偏爱。
《三峡好人》、《放·逐》、《黑眼圈》,三部华语电影都入围主竞赛单元。
不过他们并非没有对手。
《女王》的场刊评分,仅次于《梵高之死》。
整个评审团,也只有一个亚洲人。
“最佳女演员奖……让我们恭喜《女王》,海伦·米伦!”
很快,整个大厅响起掌声。
海伦·米伦凭借《女王》中伊丽莎白二世的表演,成功获得本届威尼斯最佳女演员奖。
方元和贾樟科都纷纷站起身鼓掌,甚至比常人还要更加热烈。
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