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江若看他郁郁的坐在灶火前的木凳上关心的问他。
    “赵岐,他太坏!”
    “啥?”江若不太明白。
    孙海没再开口。
    江若回来后,他不再在灶屋里待了。
    他到院子里,将昨天拿回来的稻翻了翻面,然后搬了一张凳子,坐在院子里看着稻,鸟来偷吃稻了,他拿竹竿赶赶鸟。
    孙海是一个非常质朴的一个人,有活了就干活,没活了就找活干。
    在赵家,有吃的有喝的,汉子还有本事攒了银子,日子也有盼头,他没什么不满足的。
    不过,晚上总还是做噩梦。
    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孙家,住在牛棚里。
    “海哥儿,把水井里的瓜拿出来吧。”江若在灶屋喊道。
    江若一句话把他喊醒。
    孙海起来,到井边拿木桶捞瓜。
    他的身影映在水里,冷不防的让他看到,他顿住了。
    井边的人,面容红润,肤色细腻白皙,像一棵发了韧的细柳。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
    他想,这就是他?
    跟他之前瘦巴巴的样子真是大相径庭!
    江若久不见他把瓜拿过来,从灶屋里出来,走过来,看到孙海呆呆的看着井水,“又咋了?”
    孙海摇头,“照镜子。”
    江若闻此笑了笑,“我屋里有铜镜,你可以去屋里照,啥时候照都成。”
    江若的面容映在水里,也是极好看的,面若桃花,唇红齿白,自显端庄。
    中午,就赵砚一个人回来吃了饭。
    赵岐在田里,怕收的稻被人偷了。
    每年村里都有人家丢稻的。
    赵砚在家快快的吃了饭,就又去了田里。
    孙海也跟着去了。
    他拿了一个竹篮,给赵岐带了饭菜,还有凉瓜。
    赵尧回来后,高兴的跟江若说,“夫子说这些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收稻,给我们休假了。”
    江若给他拿了一块瓜吃,“你们夫子怪会变通的。”
    他在镇上上学堂时,夫子就不休假。
    寒来暑往,从来没歇过。
    还好,哥儿只用上三年的学堂,上够了就不用再去了。
    孙河到了田里后,把篮子一放招呼赵岐过来吃饭。
    赵砚回去的这会儿功夫,赵岐在田里也没闲着,割了好大一块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